书记在市住建委201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书记在市住建委201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喜迎春节的欢庆时刻,我们在此隆重召开201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总结回顾去年的工作情况,科学谋划今年的任务目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今年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央相继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作出了深化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首次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第一次将城镇化提升到中央层面的战略高度。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快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根本要求;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人大、政协“两会”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决策部署。会上印发的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指导原则、奋斗方向和基本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的精神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勤奋努力,加快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实现新跨越。下面,根据委党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自觉增强在新的起点上跨越赶超的信心和决心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住建委紧紧围绕“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城镇化主导战略,一心一意谋发展,凝神聚力搞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走xx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工作跨进与全国、全省同步发展新时期。一年来,我们以城镇化主导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引领城乡四级联动,城镇化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先后赴合肥、武汉等地考察学习,开展了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城市综合体建设等专题调研,起草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协助编制了全市现代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化发展质量。2013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3.2%,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发展。省人大常委会视察我市城镇化工作时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市城镇化工作的经验做法。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新增强。我们着眼于增强城市功能、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了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中心城区完成城建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56%,建成区面积达到19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93万人。
市政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市首条高架路——江泉高架路、沂河路-西外环立交桥、临工大桥等重点工程快速推进。大力实施“清水工程”,先后完成青杨路、兴隆路排水方涵改造,青龙河、陷泥河、涑河排水设施提升,并为重点路段的窨井安装了防坠网。安装改造路灯7600余盏,建成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平台,中心城区亮化工作步入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行列。人民公园实施“广场提升”工程,雕塑公园着力打造园林生态与雕塑艺术相辉映的文化公园,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2%。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们牵头编制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与各区、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周密筹划、科学论证、精心设计,经过半年艰苦细致地工作,拟定了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理顺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现有体制进行了理顺,市级负责“三环”和跨区重要主干道的维护管理,其它设施由区里负责,初步构建了“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管理新格局。
城市公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投资20.6亿元,建设了华能热电联产机组等六个热源项目,新建供热管线34公里,新增集中供热能力12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新增能力远远超过济南(700万平方米)、青岛(56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两年翻了一番;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新增供热能力和供热面积均居全省第一;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5%。新建、改造供水管道53公里,新增公共供水小区109个、用户4.8万户,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62%。新建天然气高压管线82公里、中低压管线438公里,新增城市用户8.5万户,天然气普及率达到80%。
城市综合体建设开局良好。积极开展“大拜访”活动,先后拜会了住建部等部委、机构,多次到北京、成都、德州等地考察学习,与华润、万达、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意见,编制了城市综合体发展规划,成功举办了城市综合体国际峰会论坛。已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216亿元,万达、华润、珠宝城三个项目近期将开工建设。
数字化城市管理向纵深发展。新增城管、交警等14个接收终端,8个已开通运行,郯城县、费县实现了试运行,与气象局实现了气象信息数据互联共享。加快编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专项规划,顺利推进北城新区地下管线数据普查,完成了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招标工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全年上报案件14461个,立案11930个,处置11429个,处结率95.8%。
(三)加快重点镇提升跨越,小城镇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新优势。我们以省级示范镇为突破口,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强力推进重点镇提升跨越,示范带动全市小城镇快速发展。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45.8%,增幅超过全省示范镇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5个镇荣获省级示范镇总体规划奖;12个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镇。小城镇发展亮点频现,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10亿元,镇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49.4亿元,同比增长32.2%;21个镇申报全国重点镇,数量居全省之首;兰陵镇、薛庄镇、泉庄镇被评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
(四)坚持“两区”同建、实施“四项工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的新阶段。我们以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抓手,同步推进“两区”同建和“四项工程”,不断提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品质。全年新建农房9.5万户、改造危房2万户,工作量在全省最多,“两区”同建社区达到114个,436个社区、18万户农民用上了天然气,103个社区、5.3万户农民实现了供暖,562个社区实现了垃圾处理市场化物业化,278个社区实现了“水治污”。我市的经验做法以省长专报的形式刊发,孙绍骋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在全省农村新型社区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
(五)加快推进“镇(乡)镇通天然气”,“气化xx”取得新进展。2013年,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奋战目标,我们克服协调难度大、工期要求紧、技术标准高等困难,投资5.9亿,新建天然气中低压管线1200公里,发展城乡居民用户11万户,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既定任务,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镇(乡)镇通天然气”。孙绍骋副省长出席工程竣工仪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极大反响。全市累计发展用户59.1万户、天然气汽车7万辆,去年用气量达到6.5亿立方米,“气化xx”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六)坚持做大做强,建筑业实现了量、质并举的新跨越。我们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建筑业”的目标,实施“大建筑业”等六大战略,建筑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08.9亿元、增加值1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6%和7.2%;实缴税金17.9亿元,同比增长15.9%;从业人员达到28.1万人;外出施工完成产值215亿元,建筑劳务输出10.5万人,第三届全国建筑劳务管理经验交流暨建筑劳务洽谈会在我市召开。全市现有建筑业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830家,其中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18家;装饰装修企业122家,其中一级企业10家。为改善城市环境,我们启动了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清欠工作,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642个,为6413名农民工讨回工资8979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七)加大监管力度,工程建设和市场管理达到新水平。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完善监管体系,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建筑市场秩序显著改善。工程基本建设管理不断规范。全年办理施工许可1737万平方米、竣工验收备案871万平方米,完成市管工程监理项目备案243个、1200万平方米。全年招标工程项目1554个、3079万平方米,开发了全省首个独立运行的市级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监管平台。勘察设计和建机产品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开展了我市首届“沂蒙设计师”评选活动;完成勘察设计合同备案700余份,完成施工图审查2061万平方米、初步设计审查580万平方米,抗震设防专项审查190项。新上省级建机及配套产品备案和节能认定企业48家,新办市级备案632家。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有力。监督全市工程项目1916个,单体工程5920个,建筑面积3560万平方米。全市共创“鲁班奖”1项、“泰山杯”7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3项、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示范工程奖3项。建筑市场监管有力有效。出台七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管理考核办法,将1091家企业、2.8万名企业管理人员纳入诚信考核平台管理,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68起,建筑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建筑企业劳保金征收实现重大突破。全市累计收缴劳保金4.1亿元,同比增长44%,完成全年计划的235%,我委被授予全省劳保金管理先进集体。
(八)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教育工作,城乡建设内涵有了新提升。立足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大建筑节能、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建设内涵,有效促进了“两型社会”建设。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全市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达到99%以上,其中市直100%。提请市政府出台了《xx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新增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8个、面积130万平方米。北城新区成功申报省级绿色生态城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示范项目216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分别完成107万和1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建成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和26套监测系统。修订完善中水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完成了446个建筑节水设施的审查备案,11家单位获得省级节水型单位称号。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积极推广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已引进4种产品体系,建成生产基地6个,年生产能力750万平方米;建设应用项目80个、350万平方米;全国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全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省级勘察设计和qc成果一等奖、省建设技术创新二等奖各2项。科技教育成果丰硕。1857人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总成绩列全省第三;全市具备注册师执业资格人员超过1.23万人,拥有建筑业关键岗位从业人员2万人、技师3900人。组织了第六届建设系统“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免费培训一线技能工人4925人,做好了关键岗位和技师的教育培训。
(九)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干部队伍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我们紧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带队伍,干部队伍实现了作风大转变、形象大提升。党的建设卓有成效。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四风”问题。扎实开展“结亲连心”活动,我委124名干部联系2460户群众,共收集群众诉求226条,已协调解决199条。帮扶工作成效显著,投入50余万元,完成了重山社区的生产路硬化、停车场建设和路灯安装,编制了社区驻地商业街、广场规划方案;“第一书记”协助大泉社区争取各级涉农资金830万元,实施了道路建设、天然气入户等一批惠民项目,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70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发展预备党员45名。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举办道德讲堂等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委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000余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在全市党建责任制考核中,我委在125个市直部门中名列第三。
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清理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385项,建设制度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政府推广了我委经验。同步推进服务企业“四比四看”和“政策措施落实年”活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委驻政务大厅窗口实行“阳光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全年受理办件3681件,办件正确率、提前办结率、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100%,并再次蝉联“市行政服务大厅年度红旗窗口”称号。积极参与应用科学城、北城新区、火车站片区、东风东关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03亿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委承担的8项民生实事、31项重点工作全部圆满完成。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件、政协委员提案49件。参加“行风热线”节目10次,办结市长信箱、行风热线问题227个,接待受理来访43起,办结率100%;承办12345热线案件7123例,按时办结率100%;12319热线接听市民来电1.5万个,处结率98%,回访客户满意率99.8%。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好中央、省、市的精神和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就能找准我们的坐标和方位,进一步明确方向、思路和目标,更好地履行使命、推进工作;只要坚持服务群众,真正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断改进和提升我们的工作,就能顺应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就能开拓思路,创新体制,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只要切实发扬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把聪明才智凝聚到干事创业中来,就能营造人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人人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城镇化质量不高,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不够,工作导向性尚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标准不高、欠账较大、发展不平衡,与群众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学习能力和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同志们,我们既要珍惜成绩、坚定信心,更要正视不足、奋力赶超,自觉增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勇气和决心,把成绩作为新的起跑线,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力迈进;要丰富好、运用好、发扬好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作为做好今后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制胜法宝;我们要正视问题和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变不足为潜力,努力把问题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开拓奋进。
二、不辱使命,顽强拼搏,奋力夺取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去年我们虽然做了些工作,但和今年的工作量相比,2013年只能是“热身”,真正的考验现在刚刚开始,2014-2016年这三年将对市住建委全体干部职工是个非常大的考验。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开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加速崛起的关键年,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大跨越、大发展、大提升的攻坚年,也是打造过硬队伍、展示全新形象的机遇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干事创业的机遇前所未有,责任重大前所未有,任务繁重前所未有,压力之大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标准,我们决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信任,决不能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要尽快适应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变革带来的新要求,切实担负起城市建设牵头负责、总体协调的重任,积极应对新型城镇化提质、加速的双重挑战,经受住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大建设的严峻考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锐意进取,以骄人的业绩,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做好2014年工作,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围绕打造300万人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建好城、繁荣市、满足人”的要求,坚持“保民生、保发展、保安全”的原则,以质量效益为导向
书记在市住建委201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4-02-22 17:28:44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720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