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委书记在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4-02-20浏览:2908下载220次收藏

县委书记  

在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分析当前我县市场主体建设情况,查找差距和不足,研究具体措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在市场主体培育及工商行政管理中,市工商局给予了我县大力地支持,市工商局出台的《关于设立工商改革试验县促进我县县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在全市是首家,在全省也是为数不多的,必将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培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符合中央和省里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的精神。根据市工商局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凤麟县长传达了县政府的《实施意见》。这些在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方面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市工商局任为连局长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体现了对我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任局长的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市场主体培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市场主体发育程度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活力,培育市场主体是强县之基、转调之要、富民之本。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没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稳增长就是沙滩上的建筑根基不牢。长期以来,我县市场主体培育不够、发育不全,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软肋”。从前段时间工商局调研的情况看,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我县仅有**家,虽然与**(**家)、**(*家)、台**(*家)、**(*)相比,我们还稍有优势,但是与**(**家)、**(**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这与我们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作为市驻地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说明我们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地县相比,差距更大。义乌面积是我们的2.1倍,但拥有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7万户,是我们的68.7倍,市场主体的发展,带动了地县的发展、财富的集聚。从信贷情况看,截至8月底,全县存款余额265.14亿元,贷款余额135.01亿元,存贷比为1.96,在全市是最低的,这里面有**集团存的多贷的少,**、***等大企业没有本地贷款的客观因素。我县大企业基本不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很难,而且很大一部分贷款用于房地产业,真正用于实体经济、市场主体的很少,直观的说明我们的经济活跃度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好,经济结构失衡。正如浙江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所谈:“义乌经验千万条,培育市场主体第一条”,“就在于培育了市场主体,提高了市场主体,放开了市场主体,善待了市场主体,依靠了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实践证明,一个地县市场主体强则经济强,忽视市场主体、实体经济的发展,就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经济弱质化。我们只有牢牢抓住市场主体发展这一关键,不断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才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型升级的主体。近年来,我县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结构越来越合理,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靠市场主体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我们退出了水泥产业,逐步关停了小造纸、小火电、小煤矿,清理“五小”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00多家,对造纸、玻璃、啤酒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了技改提升,培植了煤化工、高端机械制造等新的替代产业。同时,我们注重培育三产服务业,借助棚户县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建设了一批城市综合体和高端商业片县,商业营业面积是改造前的3—5倍,引进了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服务业投资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这是转调创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没有市场主体的繁荣活跃,转型发展就缺乏支撑、动力和活力。我们必须下大气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市场主体、改造升级市场主体,这样才能支撑转型、助推转型、加快转型。  

(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安置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治本之举。我们常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现全民就业,关键要靠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创业就是发展市场主体。我们引进建设的服务业项目中,**是全市大中型商贸专业市场群项目中手续最完备的,1—8月份就缴税1091万元,建成后可容纳1万户经营、安置就业可以达到10万人;**一个企业就吸收就业1000多人;**的国宁车业拉动就业300多人;**公司带动就业1000—2000人,拉动500万美元的出口;城南**中心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就安置就业300多人;一个羊肉汤馆就带动就业二三十人。市场主体的培育对我县就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大,今年我县三秋生产进度最快,就是得益于劳动力转移的好,许多农民使用农机能够加快收获,便于节省时间进城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市场主体是就业的最大容器,如果市场主体多了,企业多了,全民都去创业了,人人都有活干、有事做、有收入,社会就会和谐稳定。可以说,没有市场主体的壮大和发展,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充分就业,就没有社会财富的持续增加,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从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的高度抓市场主体培育,营造全民创业的环境,搭建全民创业的平台,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不断壮大市场主体规模。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聚集城市人气、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我县作为市驻地,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按照13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规划,到2016年中心城人口要达到60万,到2020年人口要达到80—120万。目前,整个中心城区仅有**万人左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一手造城,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手造市,加快提升商气、聚集人气。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我们通过城中村和棚户县改造,旧城拆迁面积达到51%,城南**个村全部拆完,新修道路21条、**公里,城市总体框架已经拉开,“造城”已经初见成效。所以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今后工作重心要由城市拆迁和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和发展城市经济为主转变,下步就要尽快把“市”造起来,如何“造市”?关键就是靠产业支撑,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所以,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让越来越多的人到城市创业、就业,到城市居住生活。只有坚持“造城”与“造市”相结合,实施“产”“ 城”融合、一体发展,才能有效聚集城市商气、人气。可以说,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的必然,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是经济的增长点、工作的着力点和实现跨越的突破点。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发展市场主体的现实意义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市场主体培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委书记在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