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4年工作意见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为切实做好2014年各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新xx”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着力点,强力实施“特色富民、工贸强镇”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综合效益,巩固壮大第三产业和旅游产业,稳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取得转型发展新成效,开创富民强镇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着力打造四大定位:全市矿产资源转型开发示范乡镇、三门峡市特色果食品原料生产及加工重要基地、豫西文化旅游及矿区商贸协调发展特色城镇、省级平安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先导乡镇。
重点建设四区三带:东部工贸聚集区,西部高效农业示范区,塬区旱作农业综合开发区,南部特色旅游开发区;沿小秦岭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带,沿黄生态种养带,枣香河中部商贸经济隆起带。
努力实现五个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有新提升,新农村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有新提升,城镇建设品位有新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有新提升,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新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突出提质增效,促进转型升级,打造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牢牢把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大局,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千方百计优化经济结构,做强工业、优化农业、做大服务业、扮靓旅游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新型工业水平。坚持“经济发展工业第一,工业发展项目第一,项目建设招商第一,招商引资环境第一”理念,加大项目推进和落实力度。全力抓好4个新建、续建投资3000万以上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总投资5.5亿元的万达石材加工项目,加快各项手续办理,尽快完成矿区道路建设和供电线路架设扫尾工作,实施薛家营至310国道道路硬化工程,做好产业聚集区征地工作,确保上半年开工,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是投资8000万元的盛和光学玻璃项目,玻璃连融线6月底前开工,8月底前全面建成;三是总投资1.25亿元的瑞亚牧业奶牛养殖项目,年底前奶牛存栏力争达到3000头,三年内总投资达到3个亿、奶牛存栏达到6000头,并启动奶制品加工企业建设;四是投资3800万元的为民实业生猪屠宰及食品综合加工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完善配套设施,争取早日投产。同时,积极运作石墨深加工项目和汉山景区开发三期项目,力争早日落地开工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城镇化建设、文化旅游、民生事业等领域,立足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组建招商小分队,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实施定向招商。积极搭建民营企业和在外工作人员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联谊交流活动,广泛搜集项目建设信息,建立项目库,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优惠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合力招商良好氛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2亿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治理力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四乱”行为,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特色农业效益。继续实行特色农业奖励扶持政策,以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为着力点,加快特色农产品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围绕规模化生产,发展壮大林、果、牧、烟、菌、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巩固扩大桃村黄桃基地、盘西红星梨基地、河西红露苹果基地、为民实业千亩樱桃基地和肉猪养殖基地、融利实业肉猪养殖基地、瑞亚牧业万头奶牛养殖基地规模优势,全年新发展苹果1500亩,黄桃1000亩,核桃500亩,中药材1000亩,完成烟叶合同种植2200亩,食用菌栽培250万袋。积极推进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围绕标准化管理,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完善特色种养业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原料投入和管理流程,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引导烟叶集中连片种植,实现地膜覆盖率、有机肥使用率、烟田豆浆灌根及配方施肥率达100%,大麦掩青1500亩,提升烟叶生产标准化整体水平。建立果品生产无公害标准化示范村3个,全年培训果农3000人次,完成树形改造500亩,苹果套袋3亿只。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4月底完成农技推广中心办公楼建设,筛选科技示范户52户,带动农户600户。全年推广机械化免耕技术15000亩,实施小流域治理1.2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400亩,新打机井4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亩、旱涝保收田300亩。认真落实种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财政奖补政策。三是围绕专业化运作,鼓励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集中,建立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全年新培育专业大户20户,总数达到80户;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总数达到10个。四是围绕品牌化营销,建立品牌培育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涉农企业争创国家、省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扩大市场影响。申报盘西红星梨、桃村黄桃绿色食品认证,提升xx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
持续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汉山品牌形象。整合汉山、老鸦岔、竹林寺等旅游资源,编制全镇旅游产业发展详规。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原则,加大旅游招商,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入股、联营等方式投资旅游索道、小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发。进一步加大景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建设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附属设施,积极做好汉山正南沟至金顶、斗鸡岭至老鸦岔顶峰两条索道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抢抓“大旅游”和“大交通”战略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省旅游道路项目资金和省工商银行8000万元旅游项目贷款,启动x032汉山景区道路建设工程,解决汉山景区道路狭窄不畅问题。继续抓好布袋沟大峡谷、金佛寺等景点建设,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游客参与体验项目,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汉山景区吸引力,强力打造国内知名、省内著名、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企业用工和第三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推动劳动力转移由分散型、体力型向有组织型、智力型、专业技术型转变,提升劳务经济层次和效益。巩固对外劳务协作关系,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维权服务,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依托博源矿业、盛和矿业、金色庄园等骨干企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全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600人次,转移劳动力1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2亿元以
乡镇2014年工作意见
本文2014-02-17 09:42:5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684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