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刍议现代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建设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2-11浏览:3011下载138次收藏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公安机关加快推进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步伐,初步完成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角色的转变。但在强化现代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建设中,还面临一系列制约服务职能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公安机关应当正视不足、明确目标,积极探索公安服务职能建设的方法途径,努力实现公安服务职能从低效到高效的根本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正文共6306个字)  

【关键词】公安机关 现代服务型 服务职能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现代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中,如何准确理解公安工作服务新的发展内涵,确保公安服务职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如何实现公安服务职能从低效到高效的根本转变,促进公安工作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最终惠及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满意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成为我们急需认清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我国公安机关服务职能概述  

(一)我国公安职能演变过程。纵观世界各国的警察职能演变,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变化与发展,警察的职能重心是从专政镇压到打击犯罪再到服务民众转移的。由于社会发展历程的相似性,警察本质的共通性,我国公安机关职能转变的实际推进也与世界警察职能变化有共同的规律,符合世界警察职能重心转移的潮流。我们知道,我国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均以“阶级斗争为纲”为指导思想,公安机关侧重于与各种敌对势力作斗争,主要发挥打击敌人、专政镇压的职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由此带来了公安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在强化打击、管理职能的同时,服务职能也逐步加强,公安民警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跨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政府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理念,为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安机关迅速把握服务职能定位新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推出一系列契合公安职责、符合公众需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便民、利民措施,初步完成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角色的转变。  

(二)公安机关服务职能的涵义。所谓服务职能是指事物、机构利用在社会中的有利地位,利用掌握的大量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各界群众的实际需要提供的内容丰富的服务。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之内,以执法和管理为手段,采取 “便民、利民、为民”措施为社会、公众服务。  

(三)公安机关服务职能具体体现。  

1.服务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公安机关自觉地把公安工作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延伸服务触角,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执法环境和投资环境。  

2.服务民生。近年来,公安机关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工作出发点,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警民亲”、“三访三评”等一系列活动,广泛听取民情民意,畅通沟通渠道、优化办事程序、实施警务公开、提供便捷服务、着力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亲情化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的发展。  

3.服务公众安全。公安机关在充分发挥打击犯罪职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还提供很多保护公众安全的服务工作。例如,公安民警指挥交通、对超速车辆或酒驾司机进行检查,通过街面巡逻,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及可疑人员,强化对危爆物品、网吧、公共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的管理等措施,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切实提高了群众安全感。  

4.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服务。陷入困境的公众会因为面临各类紧急事件向公安机关求助,也许求助的内容不在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但出于人道主义,公安机关并不是简单地回应,而是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譬如,在洪水、地震、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中,公安民警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火灾与爆炸、工业事故、疾病突发、失足溺水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公安民警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提供救援;对因钱包遗失的旅行者、陷入生活困境的外地务工人员、无家可归的人、精神病患者或醉酒者等,公安机关还向他们提供暂时庇护、食物或就业帮助。  

二、制约公安机关服务职能建设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不强。受过去专政意识影响,仍有一些单位和民警对公安机关职能转型要求认识不清,片面认为,公安机关是国家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根本职责就是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搞服务就是不务正业。在具体工作中,把打击与服务相对立、把管理与服务相隔离,以管理者自居,耍特权、抖威风、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公安的社会评价日趋走低,社会形象日益“丑化”。  

(二)服务职能泛化。由于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公安机关在履行自身职责之外,还经常参加党委政府要求的大量非警务活动。此外,可能是因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非协商性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对自身模糊定位和盲目承诺,淡化了公众甚至自身对本职职能的认知,形成了全社会的服务功能逐渐向公安机关集中的局面,最后造成公安机关常常面对耗时、费力、自己又不熟悉的情况,疲于奔命、骑虎难下,占用大量警备资源不说,最后还因无法处理,或者处理不当,招致群众责难,甚至被推向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不仅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还严重削弱了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  

(三)服务质效不高。在面对公众的服务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仍时有发生;个别部门和民警承诺不践诺,办事效率不高;个别部门和民警简单地认为做好服务就是推出文明用语、改进服务态度,或是把服务停留在过年过节上贫困群众家送点慰问品,发点慰问金,或宣传日上街给群众发宣传手册,做法制宣传教育。诚然,这些都是公安机关服务职能的一部分,但它只是基础性内容,还比较肤浅。此外,公安机关的有些服务,事前不征询群众意见,一厢情愿的开展,群众不了解、不关注,甚至不知道,致使我们费尽心力提供的服务成为自娱自乐的现场秀或群众无心关注的“扰民”服务,既浪费了财力、物力、人力,又没有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四)服务环境不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刍议现代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