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14年市委务虚会上的汇报发言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4-02-07浏览:2220下载150次收藏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中共**县委员会  **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比10.95:69.89:19.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2.15亿元,增长8.03%;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25.31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7.75亿元,增长18.5%;工业增加值71.18亿元,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22亿元,增长14.0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5223元,增长11.97%;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292元,增长16.1%。  

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6%;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化率44%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5.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坚持实施 “两园七品牌”战略(即工业园、大学园和工业品牌、城市品牌、教育品牌、体育品牌、特色农业品牌、旅游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加强巩固第一产业,转型升级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努力构建三次产业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巩固加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坚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不动摇,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巩固提升传统农业。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适当提高新种甘蔗面积,扩大桑树种植面积。  

二是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财政每年拿出一个亿以上的资金来解决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解决农村水、电、路等,重点解决大石山区、边远山村的民生问题。加大向上级争取资金力度,着重解决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做大做强“一乡一品”特色农业,重点推广火龙果、葡萄、林下养鸡和桑蚕等成熟产业。2014年努力使全县火龙果发展到3万亩以上,再用三年时间发展到5万亩以上,打造“全国火龙果之乡”。2014年努力使葡萄发展到3万亩以上,再用三年时间发展到5万亩以上,林下养鸡年出栏稳定在3000万羽以上,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6万亩左右。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重点推进“马头—四塘—坡造”特色农业旅游观光长廊,种植火龙果、葡萄、红肉蜜柚等名优水果5000亩,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引进各类销售、加工企业落户**,降低农业风险,解决农民技术资金短缺问题,增加农业产业效益。继续抓好龙头企业培育,以富凤集团、凤翔集团、冠强公司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资金扶持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的综合加工能力,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订单,协调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对高效特色农业的补助力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流转,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务农,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让种地更有效益,让农民更加体面,让农村更有魅力。  

三是不断提升扶贫工作力度。调整完善扶贫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帮助贫困村屯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给予扶持,并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力争把农民工创业园建成扶贫排头兵,使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大力发展小微型企业,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扶持壮大门业、电子制造业等小微型企业,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良好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依托我县教育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三产用地开发,增加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行业的就业岗位,吸纳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园区,着力推进新安、果化火龙果基地、“马头—四塘—坡造”特色农业旅游观光长廊、太平蔬菜基地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园区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依靠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困难党员致富帮扶工程”,重点扶持300名大石山区农村困难党员发展种植火龙果,帮扶困难党员率先增收致富。大力推进 “扶贫攻关红火全覆盖工程”,在29个产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2014年市委务虚会上的汇报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