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4-01-31浏览:2281下载204次收藏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陶瓷产业是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相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随着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陶瓷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为振兴我市陶瓷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加快我市陶瓷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结合玉溪实际,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 充分认识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陶瓷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对外交往的文化符号和代名词。陶瓷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伟大的创新精神,更彰显着地域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发掘、利用玉溪陶瓷文化,振兴玉溪陶瓷业,有利于弘扬玉溪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又一张玉溪文化名片;有利于优化玉溪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特色县域经济。  

  作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溪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新石器时代,玉溪就有人类使用陶器的痕迹。玉溪窑源于宋,盛于元明,止于清,约有600多年历史,是明代除景德镇以外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华宁陶历经明、清的兴盛和建国后的发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技术,以其绿白釉为代表的各类陶器造型丰富,工艺精湛,器质细腻,釉色斑斓;易门陶瓷烧制也已有300多年历史。受多种原因影响,清末以后玉溪陶瓷产业影响力逐步衰减。近年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虽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产业分散、总量偏小,档次较低、品种单一,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资源消耗大、创新能力弱,高端人才匮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玉溪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但我们也应看到,玉溪陶瓷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和机遇:一是陶瓷产业发达地区普遍的资源枯竭趋势带来的后发资源优势明显;二是昆玉红旅游文化经济带建设和工艺美术品消费时代来临带来的公众对工艺美术品需求的扩大;三是城镇化带来的工业陶瓷需求的巨大市场空间;四是六百多年陶瓷发展史带来的陶瓷文化积淀、技术人才与经验的积累优势;五是桥头堡建设、滇中经济区建设带来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型发展战略机遇。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玉溪陶瓷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发展,为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工业强市和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原料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支撑、文化为灵魂,树品牌、强品质、扩产能,统筹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做强做大玉溪陶瓷产业,使陶瓷产业成为树立玉溪文化形象、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剩余劳动力、涵盖二三次产业的特色产业。  

  (二)总体思路  

  紧紧抓住“东瓷西进”的机遇,以玉溪窑青花瓷为整体核心文化标识,以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卫浴陶瓷和功能陶瓷为产业发展方向。以艺术陶瓷重塑玉溪陶瓷形象、再造玉溪文化形象,打造玉溪又一张文化名片;以工业陶瓷增强产业实力,扩大玉溪陶瓷产业影响力。以人才、工艺、科技、品质、品位为控制点,实施四大战略:依靠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发展战略,依托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发展战略,依托大项目实现融合发展战略,依托科技支撑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工业陶瓷和艺术陶瓷、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按照“引进一批、扶持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总抓手,以建立完备的产业链条为导向,紧紧围绕影响陶瓷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玉溪陶瓷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质优良、品牌突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把玉溪建设成为云南最大的陶瓷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陶瓷创意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工业基地、面向南亚和东南亚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  

2、 结构目标:形成涵盖陶瓷文化旅游-会展-研发设计-原辅料-陶瓷机械-陶瓷化工-陶瓷产品生产-物流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相互配套、融合发展的现代陶瓷产业链,形成高中端建筑陶瓷、卫浴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包装陶瓷、特种陶瓷和陶瓷文化创意及陶瓷旅游文化的产业格局;建成“五个区域性基地”(陶瓷装备、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化工色釉料)和“五个区域性中心”(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会展商务、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打造玉溪“西部陶瓷之乡”文化名片。  

3、 总量目标: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市陶瓷产业规模产值力争实现70亿元以上目标,玉溪陶瓷文化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陶瓷文化创意和陶瓷旅游文化产业较快发展,陶瓷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 产业布局和重点环节  

  (一)产业布局  

  结合玉溪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分布特点,以红塔区、华宁县、易门县为主体,规划建设三个区域性陶瓷产业园区:  

1、 建设玉溪陶瓷艺术创意园。依托玉溪窑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地理优势和交通节点优势,以玉溪窑精品青花瓷和艺术创意陶瓷为方向,以打造高端包装用瓷、精品艺术陶瓷为目标,逐步形成集艺术展示、陶瓷鉴赏、观光休闲、互动体验、购物娱乐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创意园区。  

2、 建设华宁陶瓷产业园。以华宁陶为统一标识,以艺术精品和实用产品为目标,规划建设陶文化产业园区和陶瓷工业园区。陶文化产业园区以华宁现有工艺陶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依托,以工艺美术陶为方向,规划建设华宁陶文化产业基地、云南工艺美术陶瓷交易中心、陶乡旅游文化一条街、陶文化旅游小镇、陶瓷精品街区等,逐步形成省内最大的工艺美术陶生产集聚地和交易中心;华宁陶工业园区要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手段,以高中档卫浴陶瓷生产为主要方向,同时整合“泉乡文化”资源、“桔乡文化”资源,精心设计休闲旅游文化线路和文化活动,打响 “三乡”文化品牌,最终形成以陶文化为核心的独具华宁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  

3、 建设易门陶瓷工业园区。以易门现有陶瓷工业为基础,以建筑陶瓷和功能陶瓷为主体。一方面采取重点招商、招重点商的选择式招商方式,对现有建筑陶瓷提档升级,并规划建设西南建筑陶瓷交易中心、云南省陶瓷检测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科技优势、政策优势、区域位置优势,瞄准陶瓷产业前沿方向,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争在超导陶瓷、敏感陶瓷、电容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等功能陶瓷方面突破并发展壮大,同时整合水城文化、菌乡文化、红色文化、滇铜文化等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发展上,要特别注重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基于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能耗和污染、增强陶瓷材料的使用效能、合理利用陶瓷废料的发展理念,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最大限度的减少陶瓷材料的环境负荷,减少环境压力,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保持资源平衡、能源平衡和环境平衡,建设环境协调性陶瓷产业。  

  在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要特别注重陶瓷产业链延伸,留足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形成工、商、贸为一体产业集群区,兼具文化旅游良好互动发展。  

  (二)重点环节  

1、 编制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在充分分析全国陶瓷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滇中经济区建设、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和玉溪实际,制定玉溪陶瓷产业五年和十年发展规划,明确玉溪陶瓷产业发展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重点、空间布局、时序布局、实现路径、生态保护等。  

2、 着力发展陶瓷文化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