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组工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阳光组工”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关于“谋划2014年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特制定推进“阳光组工”建设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推进“阳光组工”建设,努力将组织部建成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阳光用人”行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1、干部选拔任用。制定出台扩大干部初始提名权办法,在缺位公推的基础上,推行群众民主推荐、干部个人自荐、单位党委(党组)集体研究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等多种提名方式,拓宽干部选任视野,实现党管干部和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有机结合,让选人用人的步履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出台加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办法,通过多种推荐方式将优秀股级干部作为后备干部人选,同时加强选派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接地气”、“墩墩苗”的力度;在干部配备使用上注重基层工作经历、多岗位锻炼的用人导向,真正体现对基层的关心和倾斜,除岗位特殊要求外,镇、街道和区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般要有基层工作经历。
2、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有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规定要求,同时结合我区实际进行细化和完善;从严监督干部作风,拓宽监督渠道,使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让不良风气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建立科学、便于操作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探索设置涵盖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考核内容和指标,试行区管领导干部从公务员年度考核中单列考核;制定出台加强和规范中层干部管理的意见,对中层干部的任职条件和资格、任免程序及日常管理都进行明确规定。
(二)实施“阳光暖心”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1、优化组织设置。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探索在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及农民安置区建立党组织。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稳妥推进部分村居撤并工作。推行区域化大党建模式,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组成的大工委、大党委。
2、夯实基层基础。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将双带能力强的后备干部推选进新一届“两委”班子。实施村党组织书记“ 523” 工程,把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区级干部培训整体规划。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年轻、任职时间较短、有发展潜力的村党组织书记到省、市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挂职锻炼、跟班学习。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一批身体健康、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农村党建特派员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畅通党员出口渠道。扎实推进远程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创新设立“网上党支部”、“网络党校”等教育平台。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
3、搭建服务平台。做实“三帐两网一中心”工程(村情民情帐、党建工作帐、经济发展帐,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服务,建好“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一帐两评三亮”活动(一帐:党群连心日记;两评:群众评、党员评;三亮:亮旗、亮牌、亮星)。以社区党建项目实施为抓手,培育社区服务品牌
阳光组工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2014-01-24 09:23:15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