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民增收 要靠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8-21浏览:2585下载235次收藏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农民的收入有了较高的增长,但近年来却增幅超缓。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减少4.9、0.3、0.5和1.7个百分点,连续几年下降,虽然2001-2003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恢复性增长,但基础很不牢靠。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民增收问题高瞻远瞩地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一号文件,就农民增收问题颁发中央文件,是建国55年来的第一次。然而,如何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真正促进农民增收呢?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应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
    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将面临国外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我市山多、地多,农村人口多的特点看,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宁的莲籽产品的精深加工,既调动农民的种莲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猕猴桃、黄花梨等相关产业发展;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我市已提出了发展七个特色产业目标,要紧紧围绕七大产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使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产业优势,成为高创汇产品,不断提高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
    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为78%,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世界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2%,我市还不到30%。这说明,我市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其主要途径是:1积极发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山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加速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式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县市级城镇更不应受地区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应允许自由迁移及定居。3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进城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该享有长久居住权,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4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步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意见试行》,大力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指导站或劳动保障事务所,开设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窗口,切实做好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同时,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加强对境外劳务合作的服务与管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民增收 要靠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