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专题汇报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3-12-19浏览:2511下载132次收藏

  

**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专题汇报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标,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标准,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治市容市貌,我市市容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市容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环境卫生机构,提高依法管理市容环境卫生水平  

(一)机构健全,经费到位。**市加强了市容环卫机构建设,构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各区政府对本区域环境卫生负总责”的新环卫管理体制。市财政每年对城区环卫按时拨付正常经费,建立了“市包基数、区包增长”的环卫投资体制。我市依据国家六部委《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知》(*政文[2013]156号),建立了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制度,开征了生活垃圾处理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取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部用于城区环卫经费的支出。  

(二)科学规划,依法管理。我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市环境卫生规划》(2013—2014),成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法规,并依据上级法规,颁布施行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市城市市容管理办法》,为环境卫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及各区环卫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环卫管理及作业的规章制度,使全市环卫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加大环境卫生投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质量  

(一)道路清扫保洁标准提高,质量提升。我市市区清扫保洁道路共有207条,其中主次干道64条,清扫保洁面积624万平方米,小街巷150条,清扫保洁总面积787万平方米,清扫保洁覆盖率100%。道路机械化清扫面积为127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为20.4%。近年来,我市在道路清扫保洁管理上,实行了城区主次干道一天两次普扫,16小时保洁制度。对重点路段延长保洁时间,每天从早4点至晚8点,实行两次普扫、不间断保洁。对清扫保洁严格执行“五净六无”(五净:路沿石边净、花坛周围净、树穴净、隔离带下净、雨污水口净。六无:无抛洒物、无丢堆漏扫、无污水漫溢、无人畜粪便、无乱倒垃圾、无焚烧树叶杂物)工作标准。随着我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逐步扩大16小时保洁道路的范围,落实道路清扫保洁责任制,明确道路清扫保洁的责任人和责任区域,采取统一作业时间,统一作业标准,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降尘,确保了我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和洒水率达到20%以上,满足了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要求。  

(二)环卫设施数量充足,完好率高。我市现有垃圾中转站68座,均达到密闭化、机械化,每座可服务半径2平方公里。同时,对新建城区在未建设垃圾中转站前,按照规划布点,在城区设置垃圾压缩车收集中转点10个,对周围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清运。目前,市区现有各种环卫机械设备184台,其中大型垃圾压缩车11台,垃圾清运车97台,道路清扫车20台,小型封闭式垃圾收集车11台,吸粪车、装载机、洒水车等45台,车辆完好率达为98%。全市现有道路果皮箱4800余个,按标准主次干道单侧每80至100米一个,实现了我市垃圾粪便收集的密闭化和机械化。  

  (三)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提高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我市生活垃圾目前的日产量平均为798吨。为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投资5908万元,新建了**市塘沟垃圾综合处理场,投入运行以来,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对进场垃圾检验、称重计量、分单元填埋、摊铺压实,黄土覆盖、场区消杀、防飘物扩散、渗沥液处理、环境检测等环节均严格按照标准管理,对进场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3.98%,对粪便的处理,采取薄膜覆盖高温堆肥发酵处理工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86.5%,均实现了大于80%的目标。2、整治七里店垃圾山。七里店生活垃圾处理场封山绿化工程顺利推进,完成投资848万元,实施了树木绿化植物栽植、草坪护坡及各类相关配套工程,目前,七里店垃圾山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个环境优美的山林公园正在形成。3、完成市医疗垃圾处理厂建设。市医疗垃圾(废物)集中处置厂项目投资1478万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设备安装基本到位,该建设项目已于2008年点火试炉。4、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外资,开展了塘沟垃圾填埋气治理和综合利用发电(cdm)项目。在我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组织下,于2005年8月份与意大利阿兹亚公司签订了我市塘沟生活垃圾填埋发电与综合利用“cdm”项目协议,项目建设概算为7000余万人民币,我市在不作建设、运行等任何费用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获得收益:(1)消除了较难治理的垃圾填埋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2)免除了用于垃圾填埋气导排设置中每年60余万元的财政投资;(3)从发电和环境污染减排在国际交易收益中每年与外商安比例分得部分收益。此项目,在我市年度招商引资项目中属于利用国外资金投资数额较大和成功的项目,也是在我省率先利用国外资金,运用“cdm”方式,对生活垃圾填埋气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项目。  

  (四)公厕建设力度加大,管理规范。1、确保市创卫迎检范围内无旱厕、无户旱厕。一是成立市区旱厕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起草并以市政府名义制定了《关于市区旱厕改造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的通知》,并以市旱厕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了《**市市区旱厕改造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旱厕改造建设按照“分级、分类、分责”实施的基本思路,对各区、各单位和有关部门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分解,对改造建设资金的出资方式进行了明确。二是完成了旱厕改造各项标准的制定。根据创建卫生城市的要求,制定并下发了旱厕改造建设、长效管理和竣工验收等一系列规范性的标准,为下一步推进旱厕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进行了广泛动员。先后召开了全市旱厕改造建设推进会、旱厕改造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专题工作会议,对旱厕改造建设工作进行动员和再发动。四是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督促督办。按照市领导要求,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5个督导组,采取摄像、拍照等方式,开展排查和摸底,进行专项督导。截止目前,全市公用旱厕基本消灭,户旱厕改造取得重大突破已完成19494座,。2、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设施管理达标。保证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加强全市68座垃圾中转站、435座水冲式公共厕所的管理,编制了《**市环卫工作规划》,对全市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设置数量进行了科学论证,目前已经达到标准要求。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依据我市繁华闹市区和部分主要街道公厕数量稀少的现状,为切实解决市民入厕难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倾听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在完成2013年投资计划的旧城区危旧沟槽式三类公厕改建5座、新建生活垃圾中转站4座、旅游线路公厕升级改造及新建8座的基础上,2014年完成了安东新区7座公厕,3座移动式公厕的建设,解决了由于部分路段和广场因无法建设固定公厕而市民群众入厕难的问题。3、城市主次干道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中转站68座,公共厕所435座,移动公厕13座,其中二类以上公厕100座,占23%,独立便槽式公厕90座,占21%,三类公厕232座,占53%,主次干道沿线的公厕均达到了二类标准以上。4、加强对各区和有关单位的环卫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充分发挥市环卫部门对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的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职能,加强了对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考核作用。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实施方案》,修改完善了《**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管理标准和作业管理考核标准》,坚持对垃圾中转站管理、垃圾清运、公厕管理等各项工作实行日检查、月评比、季表彰。开展了“优美环境杯”、“四季保洁杯”竞赛活动,实行百分考核制度。通过检查考核,使环卫工作天天有竞争、月月分高下、季季有高潮。通过严格考核,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环卫职工队伍素质得到提高,环卫职工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城区大面积环境卫生质量保持了较高的管理水平。  

   三、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容环境卫生基础条件  

(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方面  

近年来,我市结合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为目的,市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建设档次不断提高,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城市路网日臻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我市结合创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专题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