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情况汇报
关于全市“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的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我市迅速行动,紧扣专项活动的主题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点,客观树立“问题意识”,深入基层、企业,找准工作重点,抓住工作热点,攻克制约瓶颈,确保专项活动落到实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岳阳市“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开展后,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落实。 4月22日 ,市政府召开了市长办公会,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卫国对我市“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进行了专门部署。 5月6日 ,市政府召开全会,专题研究了“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方案,随后市委常委扩大会专门讨论、研究并通过活动方案,市委书记黄俊钧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通过慎重研究,我市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共岳阳市委办公室、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临湘市“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任成员。明确由市政府督查考评办负责活动的日常联络和相关具体事宜。领导小组下设经济运行督查组、安全稳定督查组、社情舆论督查组、民生实事督查组、作风建设督查组五个工作小组,分别从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实事办、市纪委作风办抽调精干力量组成。
(二)强化工作责任,提升工作实效。各级各部门制订了实施方案,实行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狠抓落实,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将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进行分类指导,蹲点包线负责,科股室和站所长为具体负责人。深入基层一线,现场调研,找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各督查小组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年终算总帐”的要求狠抓落实,及时掌握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经分线领导包点市领导审阅后,实行分类调研督查,并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向有关部门交办,并督促限期落实。
(三)细化考核标准,严格奖惩兑现。突出对主要工作任务的分解,每项任务都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工作责任,使每项任务都有部门主抓、单位配合。“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主要任务下达后,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了十大项55件具体工作,每项工作进行了量化分解,作出了具体要求。市政府督查考评办对照目标任务,逐季督促落实,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年底一评比。对完成不好,由市领导找主要负责人谈话。同时将“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和单位执政水平挂勾,加强部门单位和乡镇、办事处的管理,强化责任意识,重在持续,重在运作,重在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和任务圆满完成。
二、工作成效显著
(一)借助“四个平台”见工作实效
1、搭建惠民新平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实事工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的大事,今年省、市实事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群众期望也更大,为此,我们把办理省、岳阳市实事工作作为我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年初,我们制定了实事方案,下发了专门文件,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将实事工作纳入市综合绩效管理考核范畴。7月份进行实事工作讲评后,10月中旬由市政府督查考评办、市实事办组织人员对实事工作项目逐项进行自查,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全面真实地掌握了我市实事实施情况。截至11月底,我市今年承办的省、岳阳市政府实事33项具体指标,除重大安全隐患整治、新安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机2项指标12月底之前可以完成外,其他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2900多套,敬老院2所,共放发各类救助资金9500万元,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00多人。全年新增民生支出4980万元,占新增财力96%。残疾扶助、能源建设、合格学校、法律援助、新农合等多项工作代表岳阳接受省验收,并获得好评。另外我市自办的八件实事45项具体指标,目前有39项已基本完成,其中城中南路提质改造未启动,还有城区排污管网、107国道长安南桥至向阳路段改造(临湖公路三期)、危桥渡改桥改造工程、临湖公路、儒溪中学整体迁建等5项正在抓紧实施。
2、搭建发展平台,确保群众调研工作得实效。围绕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为房地产企业交办、督促各单位解决各类问题57个,召开市长办公会5次,调研效果明显。我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探索建立了“三级干部包联、两承诺三公开和一线积分三线考评”三项机制,实现了干部下基层征求群众意见,落实过程让群众监督、工作结果让群众评判,提升了活动实效,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建立了干部包联制度,要求全市领导干部到田间地头去、到群众意见多的村(社区)、企业中去、到困难和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去,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切入点,汇民意、集民智,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实现了干什么征求群众意见。二是积极在搭建群众参与的平台、改进群众参与的方式,推行了“两承诺三公开”制度,实现了让群众全程参与进来。通过干群互动,避免了干部下基层“一头热”和责任心不强、任务落不实的现象。三是科学制定了“一线积分三级考评”工作机制,采取日常积分、科股室评议、部门评审、市上评比的办法,对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和效果进行考评,实现了由群众说了算。市里统一印发《调研工作台账》,由各村党支部对包抓单位和包联干部的驻村考勤和工作开展情况详细记载,按照标准积分,半年、年终汇总上报。
3、搭建信访接访平台,破解群众信访渠道。截止到10月底,我市本级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46批1423人次, 同比批次、人次基本持平。一改近几年信访总量持续攀升的态势。全年投入36万元,完成了 “三室”硬件配套、人员配套、集中培训工作。印制了3万多份《信访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引导群众科学维权。 6月21日 、 8月15日 ,我市先后两次召开主题为“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信访工作培训活动,培训活动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卫国主持,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主管信访工作的领导以及373个村支部(居委会)书记参加了培训学习,市委书记黄俊均在培训班上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伍华,市政府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柳德皇在培训班上授课。我市共有
全市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情况汇报
本文2013-12-16 08:57:28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369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