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十八届三中全会研讨体会之:关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思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研讨体会之:关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军号,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引发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我们的城镇化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下一步如何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等等。本人对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进行了思考。
一、城镇化现状与问题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化率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的质量和城市的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提升,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50%大关,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向城市集中,但城乡差距也越拉越大了。有人形象的比喻说:看我们的城市像欧洲,而看我们的农村又像非洲。对此,早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就提出: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可见,城镇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并成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过去30年来城镇化“推进模式”大致分为七种类型: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区和新城、城市扩展、旧城改造、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突出特征是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政府获得了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并以此撬动大规模的投资活动。毋庸置疑,城镇化曾为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城镇化建设还将是城乡统筹的必然选择,已被视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但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引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第一,“土地城镇化”快于 “人口城镇化”。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城镇郊区和园区,土地城镇化得到优先推进,而人口城镇化则相对滞后。
第二,“城市病”的加剧也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病”。诸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城市病部分转移给农村,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农村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等等。
第三,许多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特色。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忽视定位规划、产业规划、品牌规划等,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
二、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1、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内容
目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引发了诸多深层次
市农委十八届三中全会研讨体会之:关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思考
本文2013-12-07 13:17:1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276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