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
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每一个市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目前城市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离目标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不强是重要的因素和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市民参与意识不强的集中表现
市民参与意识不强,不仅是行为上的反映,更是思想认识、基本观念和根本态度的集中体现,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表现:
一是对流动摊贩等违规行为提供的各种便利和快捷条件过度的需求和依赖心理。流动摊贩等违规行为由于经营成本比较低廉,相应的产品价格比市场便宜,绝大多数市民不仅觉得购买方便,而且觉得既经济又划算,于是产生了对以流动摊贩为代表的某些市容违规行为的过度需求和依赖心理。
二是对城市生活生存环境和公共利益漠不关心的狭隘和自私心理。在当前社会转型和矛盾突显期,容易使一部分市民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消极情绪,滋生狭隘自私心理,埋怨社会,怨天尤人,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淡薄,有的市民对随意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占道经营等影响城市环境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听之任之、见惯不怪、习以为常;有的市民漠视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随意破坏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市容的整洁和有序。
三是对所谓“弱势群体”的违规行为既恨又爱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由于城市管理的对象成分复杂,一些人法制意识淡薄,不遵守城管有关规定,不服从管理执法,随意占道经营、破坏环境卫生和公共空间,市民非常反感和厌恶这种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盲目同情和舆论的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部分市民对所谓“ 弱势群体”过于宽容、过于同情,使得城市管理过于手软、威慑力不强、力度不够,造成占道经营、乱摆摊点等违章违规行为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城市管理效果不佳。
二、市民参与意识不强的原因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市民个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政府、城管部门、执法人员等具体工作上的欠缺和不到位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城管政策法规宣传不够,力度不大,市民思想认识上有困惑。城管政策法规宣传没有做到经常化和常态化,宣传重点不够突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是城市基础设
浅谈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
本文2013-12-03 14:40:2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22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