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
一、纪念馆基本情况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身是高台烈士陵园,1957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成。它是纪念红西路军21800多名将士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坚强不屈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现已成为全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自建成50多年以来,经过历次维修和改扩建,整个园林占地面积已扩展到133亩,纪念馆馆区内的参观景点有大门组雕“血祭祁连”、“血战高台”英雄群雕、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红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董振堂、杨克明将军纪念亭各一座、双檐三层五角亭两座、休闲长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这些建筑物与绿草地、松柏树相互穿插环绕,环境优美。
纪念馆先后接待过胡耀邦、张震、迟浩田、彭佩云、李铁映、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干部、群众、学生1000多万人(次)。尤其是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人民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情高涨,前来参观瞻仰的人数剧增。年接待游客量达到42万人(次),红色旅游态势喜人,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是红西路军历史的展示、保护和研究中心。2012年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为正处级建制,系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宣传研究教育科、陈列展览科、党性实践和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安全保卫科五个科室。
2009年,为做好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纪念馆先后出台和完善了《参观须知》、《免费开放制度》、《游客中心管理制度》、《展室安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并对安全、接待、讲解及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切实强化了制度建设。同时纪念馆坚持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树立游客第一、观众至上的理念,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二、免费开放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接到免费开放通知后,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和宣传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更是民族历史和精神的浓缩地。纪念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是一件众望所归、深得民心的大好事,可以使更多的公众品尝丰盛的免费的“文化大餐”,感受尘封的历史。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责任所在,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新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为切实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我县及时成立了免费开放临时工作小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从财政、人事、审计、税务、银行、纪念馆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配合,切实做好了免费开放工作。在免费开放工作的开展中,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亲临纪念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协调各部门、单位紧密配合,务实高效的运转,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在免费开放工作中,我们结合纪念馆实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响亮提出了“免费不免票、免费服务更优、秩序更好”的服务口号。在内部,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免费开放不仅仅是免掉门票,更意味着纪念馆在管理思路和服务理念上要及时转变,要及时跟进,把纪念馆打造成为充满人为关怀的精神家园,杜绝“不收费就不服务”的懈怠思想。在社会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做宣传,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整理纪念馆宣传教育活动资料、项目建设资料以及其它档案,尤其是充实了教育活动的相关材料内容,制作了宣传教育活动图册,流动展览板,加强纪念馆的宣传力度,提升纪念馆的知名度;还加强了文明常识和参观规则的宣传,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在一些醒目位置张贴“注意安全” “友情告知”和“温馨提示”等,保持馆区安全、文明和规范的参观秩序,切实保证了观众的人身安全和展品的完好。同时,特邀请省内著名学者、党史专家重新编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讲解词,为免费开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活动,发挥社会效益
我们以纪念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以青少年为重点,通过开展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仪式、英雄团队命名、“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等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团队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在“清明”、“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举办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各类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与县内外多所学校建立“共建共育”对子,开辟多种教育途径,扩大了教育影响和教育范围,更好地发挥了纪念馆“培育爱国热情,激发报国之志”的教育作用,积极推动了高台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完善功能,加快建设步伐
为努力把免费开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保证免费开放的安全、规范、有序,我们转变工作思路,多措并举,重点突出人性化、个性化和优质化的管理和服务,从实践中找到发展方向,规范了管理制度,细化了管理条例,完善了管理机制。经过积极申报和争取,2008年投资3500万元建成 3662.17平方米 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新馆1处及其它附属设施。纪念馆采用传统的文物展示和多媒体景观箱、光电模拟场景等现代陈展方式,适应了不同层次观赏者的观瞻需求,有效提高了纪念馆的影响力、震撼力和吸引力。还在新馆中增加了旅游服务中心、休息厅、影视厅等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项目,增加了安全保卫、保洁和讲解咨询人员,努力为观众提供细致、高效、文明的服务。
(五)提升档次,加强队伍建设
免费开放后,来馆接受教育的人数必将大幅增加,为了增强教育效果,搞好各项服务,吸引观众第二次走进纪念馆,就必须打造一支外在形象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宣教队伍,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提升纪念馆的服务档次。我县宏观考虑,在2008年内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调入了一批高层次、高学历、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重点强化了讲解员在接待礼仪、专业素质、普通话等方面的训练,提出“以讲解树形象,以服务赢观众”的工作理念,狠抓了讲解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做法有:一是要求讲解员树立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思想,讲解中做到热心、细心和尽心;二是加强普通话、礼仪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听讲座、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讲解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讲解员优中选优、优胜劣汰机制,定期开展“讲解之星”评比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
三、纪念馆免费开放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免费开放的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公众拍手称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纪念馆的人气急剧上升,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更多的民众开始走进纪念馆、了解纪念馆,免费开放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但同时,观众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并持续保持在高位,对纪念馆的管理运行特别是文物、公共设施和观众安全、参观环境也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切实保障免费开放规范有序,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及时采取了以下应对措
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
本文2013-11-28 14:40:57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178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