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县委办文秘人员培训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主任,同志们、秘书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按照县委办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在今天晚上能与大家坐在一起,共同谈讨交流相关社会管理、政法工作及文秘写作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受本人工作阅历和理论水平的限制,难免会有不少差错和失误,敬请张主任及各位批评指正!
一、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于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社会组成的各个方面,范围宽广、内涵丰富,工作主体大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小到在座的各位,都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有必要掌握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了解两个基本概念。
一是什么是社会管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 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模式主要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二是什么是社会管理创新。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它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厘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
二要认识三个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十二五”时期的社会转型凸显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十二五”规划的本质是转型。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转变:一是由经济建设的中心向社会建设为重点的转变;二是由国强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三是由唯经济gdp向追求幸福指数的转变。这三个转变实质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多年的结果及伟大成就。由此我国社会从低度分化走向高度分化,各类隐性矛盾开始显现,并成为燃点多、燃点低的社会问题,这是社会转型必然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产生这种现象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利益格局阶层化。过去我国是两个阶级,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一个阶层,即知识分子。现在我国社会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阶级分界交汇,阶层分化明晰,即阶层利益明显、阶层地位固定,由此导致社会矛盾的冲突,不平等显现。其二是利益关系市场化。市场化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个是交易性的,即形式上平等的利益交换;第二个是对抗性,就是实质上的不平等或不公。这反映到人们的主观世界,便是若干个不公感,即分配不公感、机会不公感、起点不公感、参与不公感、话语不公感等等,这必然呼唤、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党政的行政组织资源,及政府财力难以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需求。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是单位的人,就如是一麻袋中的土豆,抓住麻袋就行。今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则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就如麻袋中倒出来的土豆,传统的体制管不住,过去的办法管不好,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把对人的管理变为对人的服务,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实现民富优先的国策。
二是国强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凸显了社会管理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民生建设,其本质是把民富优先的战略上升为国策。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恰逢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进而加剧了社会转型的风险。国际经济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实质是风险社会。早在1986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写了《风险社会--走向新的现代性》一书,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在这样的社会中,要求人们必须重视社会管理,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社会风险降到最低,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风险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管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致使一些政府部门在治国理政上手足无措。还有一些官员在社会管理中用钱买太平,认为不出事是水平,能摆平是本事。这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用新的体制、新的模式、新的办法、新的理念进行管理,使社会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轨道,为“十二五”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失衡证明社会管理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李克强总理在阐释“十二五”建议时说:“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还不到位,经验缺乏,人才也不足。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建设。在社会管理理念上,重经济、轻社会,重管控、轻服务;在社会管理手段上,重刚性、轻柔性,管、卡、压、罚并举;在社会管理体制上,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各自为政,难以适应多元、开放的社会需要;在社会管理方法上,以官为本,以权为本,以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这完全不适应多元社会、多元主体的新需求、新期待。要全面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格局。
三要掌握国家层面七项基本任务。
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证社会稳定。这七项任务中,前两项任务是社会管理的基础;三四项任务是社会管理的关键;五六七项任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这表明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为此,要求我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特别要求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从创造法制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政策设计和安排,落实岗位责任制上着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适应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并使之在健康的轨道中运行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布局中的新内容。
四要清楚我县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解决当前社会服务管理薄弱环节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统筹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着力点,以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契机,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规模化,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此,去年3月份,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我县要在以下10个方面有新举措,取得新突破:一是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注重在建立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上再创新、求突破。1、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平台。2、规范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3、进一步强化信访案件预防化解工作。二是有效完善稳定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管理工作机制,注重在稳定风险预防处置上再创新、求突破。1、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2、不断健全社会稳定风险预防化解机制。3、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三是稳步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注重在夯实管理基础上再创新、求突破。1、规范完善乡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2、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队伍建设。3、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采集系统。四是深入开展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注重在优化治安环境上再创新、求突破。1、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判。2、扎实开展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3、持续强化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五是严格落实对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措施,注重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再创新、求突破。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与管理。严格落实对思想偏激、易走极端、扬言报复社会以及严重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措施。六是不断健全立体化全方位治安防范网络,注重在提高防控效能上再创新、求突破。1、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强力推进技防建设。七是切实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管,注重在保障公共安全上再创新、求突破。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及消防领域监督管理工作。八是持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注重在服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上再创新、求突破。1、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服务管理。2、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服务管理。3、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管理。九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注重在农村社区管理上再创
在2013年县委办文秘人员培训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文2013-11-27 08:54:34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