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9+3工作汇报
教育“9+3”工作汇报
开展“9+3” 工作以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市教育指导、帮助、关心支持下,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服务我区“三化”建设为宗旨、以多渠道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为“9+3”指导思。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水平,从2013年起到2015年,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办学经费得到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办学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1;现就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全区 “9+3” 教育基本情况。
全区有小学160所,教学点42个,小学在校生59474人,;有初级中学36所(含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在校生31706人,2013年初三毕业生9775人(其中乡镇初中毕业生6524人)。
有普通高中学校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9555人。
全区有职业技术学校2所(其中区属职业学校1所,有中职在校生2416人,省机械职业学校1所,共有中职在校生 743 人)。
二、“9+3”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推进情况
1、“控辍保学”工作
根据省、市控辍保学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副区级领导包片、部门包乡,实现双线目标责任制,党政一条线、教育一条线,教育部门负责摸底,乡镇、村负责动员辍学学生返校。教育局与乡镇中心校、中心校与辖区内各中小学校长、各中小学校长与各班主任、教师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中小学生月报告制度,做好了“控辍保学” 宣传工作(二月和八月),实行小升初整班交接,有效遏制了学生辍学。2012年9月,小学在校 59474人,截止2013年7月,小学辍学学生271人,辍学率0.5%,初中在校生31706人,截止2013年7月,辍学学生742人,初中辍学率2.4%;全区7-12周岁适龄儿童58845人,入学58439人,入学率99.1%,13-15周岁少年36180人,初中阶段正常在校生39922人,初中阶段入学率110.7%,2013年九年级毕业学生10057人,当年一年级在校学生1374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9.7%。
2、示范校评选
我区积极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评选活动,2013年经评选六枝特区第四中学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同时,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黔教办法〔2013〕135号),为树立学习榜样,达到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引导全体教师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目的。于2013年7月26日,组织开展了特区级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过评选组认真评选,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6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11个;优秀论文: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积极创建“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示范校”和“减负提质示范校”活动,目前分别有5所学校达到上述示范校标准。
3、积极稳妥地调整学校布局,按照黔府发〔2013〕1号文件的精神,我区制订了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已上报省审批),按照“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区城、寄宿制小学集中布局到乡镇”的精神,大力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做到工程建设早安排、早谋划,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优先满足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加快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逐年减少农村小学和教学点,2013年,我区将减少农村小学教学点6个。学生没有因撤点而辍学,城区新建特区四小、特区九中9月投入使用,解决了大班额,读书难等实际问题。
4、加快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2013年我区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共15个,其中小学8所,初中7所,总建筑面积29200平方米,计划投资3504万元,其中央资金2920万元,地方配套584万元。现所有项目均进行主体施工,累计投入1460万元,年底可确保全部建成,小学寄宿率可达到18%,初中达到62%,可完成2013年计划目标任务。我区寄宿制学校均按照《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试行)》和《寄宿制学校一日作息常规指导表》规范管理。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区现有小学学生59474人,其中住宿生11062人,住宿率18.6%,有初中学生39922人,其中住宿生25949人,住宿率65%,已经超过了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有力地解决了我区农村留守儿童读书难、寄宿难、生活困难的问题。
5、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从特区到乡镇到学校都是由专人进行管理,数据录入及时、完整、准确,与《文化户囗册》和《在校学生花名册》一一对应,并随时更新数据,系统运行正常。
6、信息化建设工作,2013年3月14日,根据黔教电发〔2013〕82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贵州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2013年4月19日,根据黔教电发〔2013〕85号文《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六枝特区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六枝特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六枝特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六教通字〔2013〕64号及六教通字〔2013〕89号文,全面开展我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在保留的教学点中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我区实施该项目的点校共计53个,该项目于2013年6月14日设备送达验收后,于6月15日开始了各点校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并于2013年8月初完成了全区53个点校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六盘水府发〔2013〕10号文件精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签订的2013年目标责任书中2013年信息化建设任务教学点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项目指标数30个,现已全部实施完成,总完成教学点数为16个乡镇53个教学点,完成率176.67%。预计于2013年8月15日前完成卫星接收软件授权码获取工作,于2013年8月19日正式开始接收中央电教馆推送的教学资源数据。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签订的2013年目标责任书中2013年班班通项目任务指标89个,六枝特区教育局于2013年7月22日出台了六教请字〔2013〕77号《六枝特区教育局关于以融资租赁形式招商引资建设“六枝特区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请示》文。拟以招商引资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一次性全面建设我区“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
7、鉴于我区教师不足的实际情况,我区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实施公开招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571名(正在完善手续中),高中、中职学校采取引进招聘的方式补充了180名教师。此外,今年我区还实施特岗计划招聘300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第一批已签约111名,第二批招聘工作还在进行中。以上教师到位后,我区各类学校教师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师生比确保达到符合比例要求的范围。
完成了2012年国培任务,已安排了2013国培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参培学员选派工作的通知》黔教办师﹝2013﹞292号及289号文件精神,培训项目及名额分配为: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20名,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1名,小学语文教师1名),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六枝幼教教师1名),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六枝小学体育教师2名),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名。另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贵州省2013年”国培计划“项目参训教师遴选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培计划(2013)”—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37人,“国培计划(2013)”—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骨干教师500名,“幼师国培(2013)”—贵州省农训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14名,“幼师国培(2013)”—贵州省农村幼儿园转岗
教育9+3工作汇报
本文2013-11-18 17:42:13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068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