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检察机关如何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11-18浏览:3001下载190次收藏

检察机关如何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法系统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关键所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是中央在深入研究新形势后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0年肃宁县探索推行了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工作新模式,构建起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的积极响应和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及领导的肯定,顺应了河北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方向,2010年7月,肃宁县被确定为全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县级综合试点县,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重要的职能体现。基于此认识,笔者结合我县、我院的工作实践,就检察机关如何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更好融入社会管理大格局作粗浅分析,以期推动工作开展。  

一、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现状分析  

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33万人口中有29万在农村,因此农村的和谐稳定,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分析解决好农村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抓住了我县工作的全局,目前就整个中国基层农村而言,普遍存在着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引发了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管理组织职能弱化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民主建设的推进,高度行政化的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农民习惯于一家一户的自主、分散经营,习惯于各顾各的家、各干各的事,基层组织过去那种事事都要“为民做主”的做法行不通了。而农村的社会管理组织建设没有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转型到位,相关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同时,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模式仍然具有很强的惯性,现有社会管理没有彻底脱离传统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窠臼,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根深蒂固,与现代社会管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 组织职能不断弱化,导致农民个体处于一种自由、散乱的状态,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因此,造成社会管理各类主体的职责界限不清,各自分工不明,相互对接困难,甚至严重脱节,导致社会管理中交叉错位与断层缺位的现象同时并存。  

第二,社会管理任务日趋繁重  

随着经济社会领域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对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员流动性增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异质化趋向越来越突出。大量人口集聚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为难点,一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成为治安乱点,一些特殊人群成为违法犯罪的主体,一些网络和媒体为有害信息的传播和不良舆论导向提供了平台。这些情况的出现,使社会管理任务较以往更加繁重。  

第三,传统思想道德观念淡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观念和金钱观念不断上升,农民原来那种邻里守望、团结互助的观念也越来越淡化,很多人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邻里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了,甚至形成了“出了事没人管,着了火没人救,来了贼光喊不动手”这样一种状况,从而引发了农村大量道德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问题。此外,农民群众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特别是在惠农政策落实、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宅基地发放等一些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利益问题上,往往由于诉求渠道不畅,处置不当,引发各种矛盾纠纷,并且日趋复杂多样,呈现出多元化、深层次、综合性的特点。化解难度也越来越大,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大。   

二、检察机关融入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没有用武之地。相反,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检察机关如何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