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客观分析“考试”在干部选拔中的作用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11-12浏览:2225下载272次收藏

如何客观分析“考试”在干部选拔中的作用  

近年来,在党政机关内部通过考试竞争选拔干部成为一些部门和单位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选拔方式,区别于原有的干部选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考试”竞争,包括笔试和面试;其基本标准是“考分”,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尽管也有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要求,但考试在前,考核在后;考试是刚性的,考核往往是柔性的。其竞争性主要表现在考试的能力和考试的成绩上。由于考试这个工具便于操作,且在很多领域被广泛使用,一些部门和单位每年采用考试的办法来解决干部的晋升问题,以考分决定升迁。有的部门甚至把考试作为领导职务晋升的唯一方式,简单地“以考取人、以分任用”。如何客观分析“考试”在干部选拔中的作用问题,关系广大公务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也关系机关的效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需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探讨和评估。  

“考干”能否考出领导能力。选贤任能,是用人的基本要求。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有它的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能力和素质都能考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干部的情商和智商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领导工作具有复杂性、创新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场合,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如果前篇一律地用考试标准来规范和引导,长此以往会压制干部的创新创造能力,形成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质、重程序轻创新的工作倾向;出现一批考试型的干部,讲起来面面俱到、八股腔调,实际上照抄照搬,言之无物,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路。  

“考干”能否真正体现公平。从表面上看,考试似乎很公平,让每一个符合资格条件的干部,都有机会参与职务的竞争,而且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但从实际工作中看,形式公平之下,有许多实质上的不公平:一是对那些会干工作不会考试的人不公平。论工作思路、工作能力、工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客观分析“考试”在干部选拔中的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