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汉江水质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动员讲话发布:2013-10-25浏览:2523下载181次收藏

   

在全市汉江水质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13 年10 月24 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汉江水质保护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今后汉江水质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汉江水质的重要性首先,保护汉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汉江是我市人民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我市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800-1200 毫米,共有大小河流1037条,汉江在我市境内流长340 公里,占汉江全长1577 公里的22%,常年流量257 亿立方米,占丹江口入库水量的66%;汉江干流7座梯级水电站6 座在我市,已建成4 座,包括支流电站总装机197 万千瓦;另有地下水17.5 亿立方米。我市水资源占全省的61% ,人均水资源量居全省首位,是全国人均的1.6 倍。汉江安康段的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经常规净化处理即可供生活饮用。
  汉江从古到今哺育两岸人民。我市设郡有2400 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16 年,秦在西城设汉中郡,西晋太康元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设安康县。历史上汉江就是黄金水道,安康汉江航运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明代以前主要用于军事和漕运,明清至民国时期则转为客货运输,上达汉中,下抵武汉,汉江航道为南北交通畅行奉献了两千多年,水运发达,通江达海,商埠繁华,形成了紫阳、恒口、蜀河、白河等几个繁华的码头,现在还残存一些老铺商号和船帮会馆遗迹。清朝时“湖广填四川”,部分移民顺汉江而上来到安康,因此安康也是一个移民城市,十家九客,三秦、巴蜀、荆楚、湖广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汉水流域文化。
  汉江哺育了两岸人民、孕育了汉水文化,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更是我们自己的水源地,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护汉江就是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由于长期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汉江仍是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2012 年1 月18 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原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安康视察时指出,生态对安康来说,是宝贝、是生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安康要是没有生态了,还有啥?一定要保护好青山绿水。省委书记赵正永强调,维护汉江水质安全,是陕南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全省长远发展和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长娄勤俭也指出,要保证水的清洁就必须按照国家要求,生态保护要跟上,水质要安全,成为持续稳定的水源地。水是安康最大的资源,如果安康没有水了,还有什么。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600 多座城市中有400 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有2.32 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全国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2012 年1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我省水资源也十分匮乏,全省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全省每年排入河道的废污水超过10 亿吨,1/3 以上的河段水质处于三类以下,关中和陕北一些地区几乎到了有河皆污的地步;全省年供水缺口超过20 亿立方米,特别是关中和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国际最低需求线的30%和70%。昨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划定各级行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用水效率、重要江河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力争到2020年全省用水效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2%以上,城镇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其次,保护汉江水质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南水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汉江水质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