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纪委书记: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一点浅见
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一点浅见
——观“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巡展”有感
按照国资委纪委统一部署和集团纪委的安排,3月14日集团纪委组织参观了“北京市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巡展”。这次参观“巡展”感慨颇多,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令人警醒、引人深思。“巡展”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有较强的针对性,它直面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查办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讲理、以案施教;二是巡展收集案例内容范围广,涉及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案例又各具特点;三是巡展对案件的发生原因有深度的分析,对犯罪主、客观原因,从体制机制缺失到罪犯的贪恋心理,都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给人以启发教育。
案例中那些身居要职或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落马的经历,既表明了我们党坚决铲除腐败的决心,诠释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箴言,也深刻说明在当前经济变革和发展时期,工程建设领域也是职务犯罪的易发多发区域之一,其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问题:
一、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主要原因探讨
《巡展》的结束语中说到: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机制体制找原因。犯罪分子走上犯罪道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动摇导致思想霉变。由于工程建设项目高额利润的驱动,为了分得一杯羹,使得个别参与竞争的企业或“包工头”,千方百计对那些身居要职或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进行拉拢腐蚀,动摇那些意志薄弱者的思想信念,从而增加了职务犯罪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而社会性腐败问题的高收益、低风险,也更加速了这些人的腐败动机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使得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淡化。进而导致他们的思想霉变在先,违法犯罪随后。巡展案例中的犯罪分子几乎都是如此。
(二)病态心理诱发腐败动机。主要表现为三种不良心理:一是无愧心理。认为只要不去索贿,没有故意在履职过程设置障碍逼人家送钱,没有对国家、对工程造成任何损失,人家事后感谢,就受之无愧;二是失衡心理。市场经济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贫富差距使他们从政治地位的优越感逐步转变为经济地位的失落感,从而滋生了以权谋私的冲动和急于补偿的心理;三是侥幸心理。他们中有人认为社会上一些人贪污、受贿长期得逞,没有受到法律追究。因而自己产生了侥幸心理。这种认同心理与自认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相互交织,把自己的腐败行为演变为心理上的宽容和外表上的伪装,进而“理所当然地”干起违法犯罪的勾当。案例中原通州人代会副主任董仕清就是如此。
(三)制度不严引发腐败行为发生。在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由于党风廉政建设相对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约束制度尚还不健全、不完善,形成监管上的盲区;抑或是虽然订了制度,但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规则,执行不严,操作不便,形同虚设;对工程分包、设计变更、质量监理、工程验收及资金拨付
国企的纪委书记: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一点浅见
本文2013-10-24 10:47:22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856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