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接访”的几点感言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8-14浏览:2809下载221次收藏
  自5月18日以来,作为局长,通过在县局信访室接访与派出所下访,直接面对群众数十位,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悲或喜,或紧或慢,接访之余,感悟颇深。
  一感“大接访”用心之良苦。
  这次全国性的公安大接访,是公安工作发展史上的首次,也是公安部在全国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的首创之举,更是落实“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真实写照,充分显示了公安部党委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良苦用心。其一,“大接访”贯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力求使公安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执法为民。其二,“大接访”进一步发展了端正公安执法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坚持对法律负责和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从人民群众最希望公安机关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的实际举措。其三,“大接访”是改善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有力杠杆。群众中有种说法,叫“公安不公,人民不安”。公安机关是执法为民的机构,如果出现执法不公、效率低下、不按程序规范办案的情况,群众遭受的痛苦并由此引发的对公安机关乃至国家政府的怨恨势必很难消除。从实际情况来看,有许多信访案件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置,成了影响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绊脚石”。公安机关开门迎访,就是要清理积案,解决问题,减少新的上访,体现执法的公正、高效,最终实现停访息诉。
  二感接处警规范之必要。
  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投诉,大量的不是法律、体制和制度本身的问题造成的,而是执行中的偏差和机制上的缺陷引发的。从5月18日以来的实际接访情况来看,因一线民警日常接处警不规范造成的群众信访共有17件,占全部接访案件的80%以上,这一点充分显示了基层公安机关规范接处警工作的紧迫性。如在首次接警中不及时作调查,做笔录,受理了案件却无证据证明嫌疑人,以致案件久拖不决,当事人不满意,到办案单位跑几次没有结果便开始漫长的越级上访路;又如非正常死亡本不是刑事案件,由于技术员、侦察员先期调查走访与现场勘验的草率马虎,死者家属疑虑重重,屡访不止,任凭各级刑侦部门如何解释也不息访,大有不翻案不罢休的“气势”;再如窗口民警在接待群众办理一些疑难户口时,不能一次性将必须的手续和需要其他单位协调的事项书面告知当事人,以致三番五次办不了户口,即责备民警不给好处不办事,误以为不走“后门”或不上访找领导就办不成事;还有一些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由于证据材料不过硬,年青民警缺方法,双方当事人常常或为细枝末节争执不休,或为经济赔偿讨价还价,民警调解数次无效,一方或两方分别上访,办案单位及承办民警便成为信访的“被告”,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领导不协调几次总难了结,民警吃了辛苦还受埋怨。如此等等,我们如果从第一次接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大接访”的几点感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