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村里的中国梦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3-09-05浏览:2678下载140次收藏

我们村里的“中国梦”  

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总支书记 杨再炼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村的“中国梦”,就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让“家家奔小康、人人都幸福”。新农村建设这20个字描绘的美好蓝图,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支持,村容整洁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管理民主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大家都知道,我们鱼良溪村离县城只有18公里,303、305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条件优越。然而,在2004年以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我村发展一直滞后,群众增收困难。那时候我们村不仅穷,且治安混乱,民事纠纷多,是远近闻名的“烂杆杆村”,村干部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调解民事纠纷上,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村民们长期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生产效率极低,守着一坝好田土,却过着贫困的苦日子。  

2004年,我还在跑运输和经营预制板厂,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在农村算是生活比较富裕的了。当时,看着我们的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还在过着苦巴巴的穷日子,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梦想: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富!我要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能力,带领大伙儿一道增收致富,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于是,那年我抛弃了自己的事业,竞选为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何让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转化为村民增收的经济优势?如何把我村真正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一上任,我就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们的村民要过上幸福生活,单靠传统种植是可能的,必须走出一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子。我们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可以发动百姓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然后,说起容易,做起难。大家一听要把种稻谷的良田用来种蔬菜、种水果,就不同意了。我磨破了嘴皮子,大家还是认为农民终究是农民,稻谷才是农民的主打,担心有风险不愿意改变。说破嘴皮子,不如先干出个样子给群众看。我决定带着村“两委”先干。2006年,我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浙江台州市引进客商,投资60余万元建起110亩大棚西瓜基地,当年创收50多万元。看到这种情况,有些思想活跃、胆大一点的村民就动心了,暗暗算了个帐:稻谷亩产800斤,除去农药种子肥料,最多收入620元,再加点小季也不过千把块钱,劳动力还不算。而西瓜亩产可达10000余斤,除各种费用包括劳动力工钱外,可纯收入5000元左右,是稻谷的五倍,看来种西瓜比种稻谷划算多了!于是,部分村民主动学习种植技术,发展西瓜产业。两年时间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们村里的中国梦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