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区委书记在《XX区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3-08-30浏览:2615下载241次收藏

   

县区委书记在《xx区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规定以及自治区、市启动二轮修志工作安排,今天,召开xx区二轮修志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xx区志》编纂工作。应该说,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建文副区长宣读了《〈xx区志〉编纂工作方案》,为区志编纂工作人员颁发了聘任书。下面,我先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修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及地理、风俗、物产、人物等基本情况的书籍文献,是一部“百科全书”。编好地方志对全面把握地域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惠泽千秋的文化事业。  

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古人认为:“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毛泽东每到一处都要找当地的地方志查阅。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倡导编修地方志,并把编纂地方志列为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是把地方志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轨道。2006年5月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并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可以看出,重视修志工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的优良作风。  

二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的重要载体。修志工作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重大事业。我区新一轮志书断限范围是1994-2013年,这20年,是我区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20年;是我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经济社会转型及节能减排降耗等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20年;也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20年。全面准确地记述这段辉煌历史,客观真实地反映1994年以来我区主要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重要经验,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这一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为各项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参考和借鉴,为外界了解xx区提供重要的历史文献。   

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志是地情书、资料库,具有对社会全方位服务的功能。多年来,第一部《xx区志》(从建区开始记载至1993年底)作为完整、权威的地情资料,已成为政府参考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以及资政育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幸福文明一流城市区的新形势下,地方志修编工作已经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孤立地看待地方志工作,要把它作为一项记述当代又服务当代,众人修志又服务众人的独特文化事业,切实抓紧抓好。  

可以说,对地方志的认识和运用程度,能够折射出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工作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向。全区上下要以政治远见和历史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区委书记在《XX区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