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在全市禁毒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在全市禁毒工作会上的发言
xx县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 xx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县禁毒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xx县幅员面积832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人,辖13个镇。xx县历来高度重视禁毒工作,1998年开始在全县开展“禁毒绿洲计划”和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并将无毒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加强禁毒工作力度,全县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2年被评为“创建无毒社区先进县”。面对成绩县委、县政府没有止步不前,继续深入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稳步扩大无毒范围。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xx县禁毒工作呈现出:新增吸毒人员逐年减少,戒断巩固率稳步提高,无毒社区范围逐步扩大,群众禁毒意识普遍增强,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的可喜局面。2005年,xx县再次被省禁毒委表彰为“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先进县”。2006年,xx县首次提出创建“xx省无毒害县”目标,并分别在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内上讨论通过,各项创建工作在全县稳步推进。2009年,县委、县政府再次响亮提出“巩固净土,扩大绿洲”,争创“无毒害县”的工作目标,并将2011年定为创建“无毒害县”攻坚年。历经多年的创建和一年的攻坚,xx县于2012年5月顺利通过了省上的检查验收,创建工作得到了省禁毒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全面保障创建工作
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打造“平安xx县”的有力抓手、为民办实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从组织、人员、经费和工作机制上给予了全方位保障
(一)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县长任组长,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禁毒委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各镇、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创建领导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和创建职责。2010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xx省“无毒害县”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委办发〔2012〕6号)。
(二)责任落实到位。为层层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全县由上到下分解禁毒和创建工作任务,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经费保障到位。县政府严格按照《禁毒法》要求,切实将禁毒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实行一事一议,适时追加。2010年以来,县政府累计投入禁毒经费86万元,特别是2012年以来,县政府先后划拨创建“无毒害县”工作经费共40万元,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实体化运作到位。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全县禁毒工作的意见》(xx县委发〔2012〕45号)要求,县禁毒办于2012年专门招聘了5名工作人员负责禁毒办日常工作。各镇统一设立禁毒工作领导组,并在承担综治、维稳工作的机构挂“镇禁毒办公室”牌子,负责禁毒日常工作。本地籍吸毒人员在130人以上的xx镇 ,禁毒办公室配备1名专职禁毒工作人员,吸毒人员在130人以下的镇按本地实际,配备专、兼职禁毒工作人员。
(五)考核奖励到位。县政府坚持将禁毒工作列入综合目标考核,并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直接挂勾。2012年更是将创建“无毒害县”工作列入xx县重点督办事项,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扣减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得分。同时,县委政法委将禁毒工作作为政法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列入政法工作述职评议内容,并占15%的考评分值。
二、抓好载体,深入推进,全力创建“无毒社区”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在全县持续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从小范围入手,积小区为大区,积极稳妥推进创建工作。
(一)分级申报命名,广泛开展细胞创建活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创建无毒家庭、单位、学校、村社做起,稳步扩大无毒范围。创建工作实行分级申报考核,分级命名的方式开展。截止2011年,经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的“无毒镇”已达6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4%;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创建无毒社区先进单位”的乡镇、单位6个,被县禁毒委命名表彰的“无毒单位”29个,“无毒示范社区”2个,“创建无毒社区先进单位”2个。
(二)加强督导检查,着力巩固无毒成果。为防止毒情反弹,县禁毒委加强对已创建成功的“无毒镇”和“无毒社区先进单位”的督导检查,定期组织检查组进行复查,严格按照“无毒社区”标准考核打分,保持无毒成果。
三、创新措施,灵活形式,提高管控矫治能力
经过多年实践,xx县确立了“多渠道摸排,多形式防范,多层次戒毒,多形式帮教”和集“打、防、管、建”为一体的禁吸戒毒工作模式,提高了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和矫治能力,新增吸毒人员数逐年减少。
(一)多渠道摸排,准确掌握底数。年年发动基层干部、民警进行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将脱管漏管的吸毒人员及时录入动态管控系统,摸清吸毒人员现状,分类进行管控。
(二)多形式防范,降低新滋生率。以外流人口和高危人群为重点,采取“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外出务工
县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在全市禁毒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本文2013-08-21 10:24:33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4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