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土局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3-08-20浏览:2169下载182次收藏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之后,密集调研,做出“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意义重大。

  不难看出,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工作是尽心尽力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更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后续发展及其成效充满信心。

  统一认识——打破“无形的墙”必须动真格、出干货

  “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是好的”这一根本判断掩盖不了少部分害群之马对党的形象和声誉的损毁和对党群干群关系的严重损害。整“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旨在打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这堵无形的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形式主义,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要想彻底解决令群众深恶痛绝的作风问题,消除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源并为解决党内其他问题提供更好条件就必须动真格,出干货,绝不能走过场,决不能被群众批为又是一场“形式主义”。

  警钟长鸣——过去好不代表永远好

  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什么时候做得好,我们的事业就发展顺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西柏坡考察时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深入考察历史可以为当代实践把脉治病。作风问题具有极强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因此,必须把制度的硬约束建立和完善起来,让制度经常、定期在全党范围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开展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保持长效、严控复发。

  根本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真正摆进去,放下身段,抛开面子,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不断实现全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每一个党员都离不开、逃不掉。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发扬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开好民主生活会。能否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关乎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关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批评和自我批评都要全面、深刻,触及到灵魂,真正摆问题、找差距。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同时,要向群众找批评,甚至是很尖锐的批评意见,真正请群众说实话、讲真话,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群众心情舒畅了,我们的工作就取得成效了。

  动力保障——让群众监督,让人民满意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和地方都做了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组建督导组,负责全程督查指导,力度之大,令人振奋。中央的决心广大群众无丝毫怀疑,但是群众最担心的就是闭门造车,致使整风活动无关乎痛痒,更难以持久,最终沦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运动,中央痛心,群众失望。中央做出这一决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倾听群众的强烈呼声和愿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并取得令群众满意的实效也必须积极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进来,通过现场接访、信访、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吸纳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只有把群众当做镜子来正衣冠才能真正实现衣衫齐整;只有让群众来做搓澡师傅才能洗澡真正洗干净;只有把群众当做医生来治病才能最终治愈顽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

全党一定要以高度的党性自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听取群众呼声和愿望,深入持久做好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切实实赢得实效,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更加广泛、更加深厚、更加可靠的群众基础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形势下如何坚持群众路线,是摆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牢牢把握群众路线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新目标新任务,适应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始终保持群众路线旺盛的生命力。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前提基础。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民生、民情,考虑到群众的承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是否符合群众需要出发,确保政策符合民情、遵循民意、解决民怨,真正成为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要善用利益的驱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已成为不容忽视,更不容漠视的法则。要在社会管理和政策层面善用利益杠杆,撬动广大群众的内驱力,逐步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对基层要舍得放权、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成果。同时,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误,为基层改革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宽松的环境。

紧紧抓住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根本取向。要深入基层找准问题。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经常深入基层、问计基层、问需基层,在倾听群众呼声中真正了解基层,找准问题。要抓住问题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防止解决一个问题引发新的问题,争取解决一个矛盾而化解多个矛盾。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要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创造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办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意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国土局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