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理论研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战全局,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战工作全局
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巩固和壮大,才能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重要作用,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就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社会基本发展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最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效果,就是追求和谐发展。经济社会要和谐发展,这是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各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各国发展的实践有以下几种情态:第一类,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体制适时变革,社会事业相应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有序、稳定,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第二类,经济发展比较快,社会体制改革迟缓,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失序、不安,如印度、泰国等。第三类,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体制未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无序、不安,遇到国内外环境有大的变化,经济骤降,社会矛盾爆发,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如拉美一些国家。第四类,经济下降,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减少,少数人暴富,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严重不安,如剧变后的苏联、东欧国家。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一是经济要繁荣发达,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都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和谐发展。就经济社会两者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所以必须确定经济要优先发展的原则;第二,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第三,经济发展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第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经济社会必须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达到了1380美元,总量已名列世界第4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国家正处于矛盾凸显期,从一些国家发展进程来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阶段,是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比较激烈的阶段,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如果这个时机把握不好,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乃至倒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放到应有的突出位置。
二、统一战线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统一战线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职能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体现的是一种“和合”精神。而“和合”精神的基础就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统一战线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与统一战线又是辨证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总纲,统一战线是分目,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工作必会做大作强,而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要依赖于统一战线,因为统一战线工作可以给我们的建设发展集聚力量,集聚智慧,使我们的发展沿着科学的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胡锦涛同志说过:“实践证明,我们的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要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优势越得到发展,团结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的事业就越能向前发展!”
统一战线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种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逐步形成,必将为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实践。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重大作用;必须不断加强同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团结,鼓励和支持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必须不断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必须不断搞好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内外各方面爱国力量的团结,共同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而奋斗。而这些正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是社会结构的反映,统一战线的内部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统一战线的团结就没有全社会的团结,没有统一战线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
三、统一战线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肩负的历史任务
1、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承担重任。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2006年,在二十次全国统战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一个非常新的观点,叫做“政权在手,不一定人心在握”。“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当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从建国到80年代,党的执政基础非常明确,就
统战理论研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战全局,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2013-08-10 21:37:51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322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