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性质,政治文明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于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做出的新的总结、新的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政治文明的发展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乃至于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及进程。我们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建设,三者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之中。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因此,我们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要使我们的政治体制适应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又要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使我们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新问题,驾驭新形势;进而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
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于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做出的新的总结、新的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政治文明的发展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乃至于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及进程。我们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建设,三者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之中。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因此,我们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要使我们的政治体制适应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又要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使我们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新问题,驾驭新形势;进而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
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点击下载
上一篇:略论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坚持党的领导下一篇:浅议城市扩张与法律支持
本文2005-08-12 18:00: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31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