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改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3-08-06浏览:2573下载140次收藏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创立于革命战争年代,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丰富,形成的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活动之中的根本工作路线。其理论品质主要表现为:
 
  1、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90多年长期奋斗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任何英雄人物对历史的重大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来发挥。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造性地确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解决了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些理论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遵循。同时,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扬弃。从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到王符的“民欲天从”、黄宗羲的“君民同议”,中国传统儒家“重民、利民、从民”等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充分汲取、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民本思想精华,是党的群众路线科学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源泉。
 
  从实践上看,党的群众路线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修正、充实和提高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我们党创立、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立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密切的联盟,始终坚持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教育群众,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写进党纲和党章,标志着我们党建立起了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系,并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在执政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和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思想,尤其要注意脱离群众的危险,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2、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党的群众路线,是保证党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政治、组织、思想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它以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核心,反映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发改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