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年农村公路现场会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服务山区群众出行
我县是一个山区大县,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现有公路总里程3413.75公里。目前没有铁路、水路,道路运输是唯一的运输方式,也是全市唯一一个没有将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分开管理的县。现有道路运输客运企业5家,城市公交企业1家,出租车企业3家,客运班线车辆409台,其中农村客运班线车311台,城市公交车45台,出租车244台。近年来,我们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环境优化,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发展农村客运的坚强保障
发展农村客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大事、是好事,也是难事。为此,我们建立了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一是谋划农村客运,支持民生项目。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问题,我局积极汇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将此项工作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在发展农村客运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放宽“口子”、大开“绿灯”,最大限度地支持农村客运发展,全县上下建立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打击非法营运,维护市场秩序。落实整治机构。成立了客运市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委指派1名常委任组长,交通、公安、交警、运管等单位和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运管所,负责客运市场整治,解决客运市场整治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财政全力支持。县财政每年拿出80万元的专项整治经费,并对道路运输监管工作重点支持,实行一级财政预算,全额拨款,解决了交通执法的交通工具、取证器材及执法制服等问题。开展联动执法。抽调公安、交警、运管、工商组成的客运市场联合执法队,开展突击性的执法行动。
二、基础设施先行,是发展农村客运的先决条件
我县明确了“基础先行”的发展思路,大力改造硬化农村公路,加强客运站场建设,为发展农村客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一是以通乡通畅工程为契机,狠抓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以来,我县已完成了106国道xx段、308省道安定至龙门段改造,新建了通平高速公路,即将完成207省道xx段改造,干线公路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同时,抢抓国家实施通乡公路改造和通畅工程建设的难得机遇,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完成通乡公路改造硬化400余公里、通畅工程建设2400余公里,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含撤区并乡前的小乡)、98%的行政村及各重点景区通油路或水泥路。另外,近三年还启动了232座危桥改造。农村交通条件历史性的大改善,为发展农村客运、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以乡镇为集中点,狠抓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农村客运站场是农村公路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发展农村客运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十一五”以来我县共新建乡镇客运站15个,目前还有3个在建,同时完成了招呼站建设93个,以乡镇为集中点的运输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三、规范公司经营,是农村客运发展的强劲动力
由于山区客运具有运营里程短、客流量小、人员分散、公路通行能力差、人货并行、运价较低等特点,我们将农村客运定位为“经济、实用、方便、安全”,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先后组建了华腾、三鑫、幕阜、连云、吉祥5家客运企业。一是分线路设立公司。省际、市际、县际客运由华腾公司承担,县内干线客运由三鑫公司承担,县内支短线客运由幕阜、连云、吉祥公司承担,各司其职,避免了业务和班线重叠所带来的矛盾。二是分片设立公司。因我县是一个山区大县,我们将全县分为东、西、北3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成立1家客运企业,具体管理片区乡到村、村到村的客运车辆,全县没有一台个体客运车辆。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线路的整体规划,同一个地区、同一条线路为同一个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便于统一规划、统一调整、统一调配;有利于司乘队伍素质的提高,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职业道德教育例会;有利于车质车况的提升,所有农村客运车辆均已达到中级以上;有利于安全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以公司为单位,采取事故救助金、安全保证金等措施,解决了事故处理难的问题;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全面解决了车辆运行中追车、赛车、抢客等违规行为,提高了群众出行的安全度。
四、推进公交改革,探索农村客运城乡一体化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从201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和交通运输局党委高度重视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建设,县政府常务会已作出全面部署。一是2013年全面开展城市公交改革。通过改革主要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过去城市公共客运无规划的问题;城市公交车挂靠经营,企业公不公、私不私的问题;城市公交无站场、无站牌、无站点停靠的问题;城市公交公益性落实问题以及城市公交规划网络布局逐步向农村延伸的问题。二是全面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在2012年已作好城市公共客运规划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工作,将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准备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完善运行,让居民出行更方便。
我县农村客运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县农村客运事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狠抓治超治限 维护路产路权
非法超限超载运输严重损害公路设施,影响公路交通安全,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我区打了一场严厉整治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的攻坚战,有效遏制了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的势头,超限超载车辆大幅减少,治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成效。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亲力亲为作表率
一是治超思路清晰。区委、区管委会对治超治限工作非常重视,思想高度统一,态度十分坚决。区委书记孔福建在治超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治超工作当作一场运动来抓,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把治超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区长许平亚在区长办公会议上深刻指出“抓治超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治超就是保畅通、保安全、保民生”,要求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治超治限工作。二是财政重点倾斜。财政投入100万元,购买治超执法车一台、多功能检测仪三台等治超设备。所有罚没款全额返还作为治超费用,财政不得挪作它用。三是领导靠前指挥。自治超以来,区委、区管委共召开专题会议10次,区委书记、区长亲临一线指导治超工作、慰问治超队员8次,特别是分管副区长刘柏云,区交通运输局局长谢远东亲自带队上路检查,有时坚持到深夜一二点,为治超治限工作作出了表率,极大地鼓舞了路政执法人员的士气,提振了打赢治超治限攻坚战的信心。
二、整体联动,各负其责聚合力
一是成立机构。区管委成立了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局、区建设局、区水利局、区砂石办等为成员单位,治超办公室设交通运输局。二是落实责任。区交通运输局系牵头单位,具体由路政大队、运管所负责路面治理和源头治理,区建设局负责城区整治,区砂石办、区水利局负责砂场整治,区公安局主要负责维护治安、处理突发事件。三是强化考核。区管委会把治超治限工作纳入了相关责任部门的绩效考核,各成员单位签订了治超治限责任状,基本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为治超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大力宣传,舆论引导造声势
自开展治超治限工作以来,我们共制作固定宣传牌40多块,出动巡回宣传车10多台次,张贴标语2000多张,悬挂横幅20多条,发放《致砂场业主和砂石运输司机的公开信》1000多份,编发手机短信上万条,治超工作基本做到家喻户晓。治超工作也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强烈要求坚持治超,对治超务必要严打。由于治超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影响了砂场主利益,为使我区的40多家砂场经营户真心拥护治超,我们多次召开砂场经营者大会,对他们宣讲政策和超载的危害性,并且对个别钉子户进行座谈,通过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广大砂石场主自觉遵守治超有关规定。
四、严明纪律,廉洁治超树形象
治理超载超限,必须严抓执法队伍。一是把好准入关。严格挑选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执行力强的同志进入治超队伍,确保队伍纯洁。在上岗前,组织治超执法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法律
2103年农村公路现场会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本文2013-08-05 09:03:38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