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探索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08-04浏览:2076下载169次收藏

关于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探索

在推进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中,核心问题是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优选路径和最终的落脚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就必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本文就此作简要探索。
一、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首先,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定和维护农民原有的权益为着力点,以确保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和待遇为推手,以明晰产权主体、理顺分配关系、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为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积极稳步推进以村屯改社区、村民改居民、农民改股东“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口管理机制、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和与城市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城市社区,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明确改革的基本原则。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要坚持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农户个人自愿、循循善诱,充分保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村居民带着资源、带着保障、带着尊严变市民,确保农村转变人口变得来、留得住、享保障、过得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要在党组织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各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具体落实指导,确保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扎实有序进行。
坚持把握政策、维护稳定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要健全户籍、住房、就业、社保、教育、土地等保障机制,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
坚持依靠群众、体现民意的原则。改革内容要体现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改革措施要取得大多数群众的支持,改革成果要使大多数群众得到实惠。
坚持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实施阳光操作,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建立群众利益表达诉求机制,严格依法办事。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注重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选择适宜的改革模式,做到“一村一策”,形成自己的特色。
再次,明确配套改革的总体目标。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要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最根本目的,结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城镇承载能力等因素,有序分步探索比较成熟的改革模式、发展思路和制度体系,完成城区规划内农村“三改”农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居住社区化、服务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收入多元化、就业非农化、福利社保化和资产股份化。城区规划外村屯,本着大多数村民(三分之二以上)意愿,可参照本方案,实施农村“三改”农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
二、认清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
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解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问题,又要解决提高素质、社会权利的问题,还要解决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和社会普遍参与的问题。其主要任务应为: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定高品位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并着眼于区位优势与发展前景,统筹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基础设施统一网络,产业布局合理设置,社会事业项目均衡布局,促进全市城乡高度融合,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权益保障法制化。坚持农民照样享受农民权利、照样得到市民待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之配套的政策保障制度体系,使农民利益保障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努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三)基本生存社保化。落实以土地换保障的思路,统筹养老保险基金,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各类保障体系衔接,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农民低保户、五保户向城镇低保户过渡,确保失地农民在身份转变后享受居民同等待遇。实施大病统筹为主,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经管分理,定额补偿,专款专用。
(四)就业形态多元化。统筹城乡培训资源,实行统一培训。在全市建立“市统一协调、镇负责、村为主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就业与培训机制。统筹城乡就业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三级就业网络。统筹资金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城镇居民就业统筹考虑,统一资金安排。
   (五)集体资产股份化。经营性资产比较多,有固定回报和收入来源的村,进行集体资产股份量化,股东按股分红;经营性资产比较少,货币性资产比较多,可预先提取三年分红资金,再量化到人,每年领取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底子薄、土地基本被征用的村实行村改居后终止村经济合作社,进入城市系统。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变土地承包权为村民股权,明晰土地使用权的产权,土地集中后由村统一经营或发包。
(六)基层管理规范化。不断探索完善党在农村的领导方式,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强化基层民主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做好村改居工作,并将原有的村两委取消,村经济合作社终止,以股份公司行使经济职能,相关公共服务由社区居委会接管。
   (七)农民生活宜居化。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实施拆一片农居,建一个城市社区,把新型农民社区建设成为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居住区,实行城市社区的物业管理。同时投入资金对未拆迁的村实行全面的环境整治,改善道路、绿化、卫生、河道保洁等面貌。
(八)农民观念现代化。有针对性地在职业培训中渗透城市市民相关内容的教育,扩大媒体网络的覆盖面;扩大就业渠道与就业面,促进职业角色多样化和社会角色多样化;有意识地打破固有生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农村居民市民化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探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