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干部交流实现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
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政府职能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化。政府要依法行政,企业要改制,农村产业结构要调整等,这一切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迅速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我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区地处南京市西南郊,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20万,现有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在地理位置上,属城郊结合部,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在街道和乡,需要一批能够适应郊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新型领导干部;从经济发展上看,随着城市外沿的进一步扩大,农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在不断萎缩,以商业、旅游和服务等为中心的第三产业日愈繁荣。如何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南京"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要求,把"南大门"建设得更好,是雨花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一支能够担当跨世纪领导重任的,既有一定农业和农村工作经验,同时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经济、金融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区管领导干部队伍,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干部队伍特别是街道和乡镇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就地提拔起来的。八十年代,在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践中,他们励精图志,为农民致富和乡镇办、村办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的现状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影响并阻碍了我区"郊区城市化和经济效益化"进程的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在一时难以有更多高素质领导干部或新鲜血液补充进各级领导班子的情况下,如何迅速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问题。
二、实践证明,干部交流有利于就地取材,迅速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近两年,为弥补干部数量上的不足,扩大群众参与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地都在尝试公开选拔,我区也不例外。但我们必须看到,人才就其总量而言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地区都只想用人而不注重培养,只想着挖别人的墙脚,而忽视了自身的投入,那么我们的干部资源将会越来越贫乏。所以干部交流作为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方式十分重要,不能也不应该被公选取代。这也是我区决定"以干部交流为突破口,实现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和干部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的重要原因。
1.从宏观来看--在干部交流工作上,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区一直非常重视区管干部的交流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自95年以来,已有267名干部被交流。有计划的干部交流,使干部拓宽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全区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和五年前相比,全区区管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16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领导干部比例提高了23.6%。广大干部对交流的重要性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使全区各项事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在全市率先走出发展都市农业的路子;工业经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持续健康发展,综合效益在全市五县四郊名列前茅;第三产业抓住南大门逐渐打开的机遇,形成了大发展的格局。自95年至今,全区共有10多名区管领导干部被提拔到市管领导岗位或被交流到兄弟区县及市级机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2.从微观上看--干部交流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干部交流是干部调配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和锻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尽管在实施干部交流前,我们也曾对干部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过一些理论上的分析和推断,但从最近我们对交流干部所作的一次跟踪调查情况来看,干部交流的现实意义远比我们预想的要丰富,也更深刻,说明其发展正经历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90%以上的领导干部感到交流后接触的面宽了;面对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压力,紧迫感更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常要强迫自己去学习新知识,不知不觉地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反之,如果长期在一个
一、迅速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我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区地处南京市西南郊,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20万,现有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在地理位置上,属城郊结合部,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在街道和乡,需要一批能够适应郊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新型领导干部;从经济发展上看,随着城市外沿的进一步扩大,农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在不断萎缩,以商业、旅游和服务等为中心的第三产业日愈繁荣。如何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南京"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要求,把"南大门"建设得更好,是雨花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一支能够担当跨世纪领导重任的,既有一定农业和农村工作经验,同时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经济、金融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区管领导干部队伍,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干部队伍特别是街道和乡镇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就地提拔起来的。八十年代,在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践中,他们励精图志,为农民致富和乡镇办、村办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的现状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影响并阻碍了我区"郊区城市化和经济效益化"进程的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在一时难以有更多高素质领导干部或新鲜血液补充进各级领导班子的情况下,如何迅速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问题。
二、实践证明,干部交流有利于就地取材,迅速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近两年,为弥补干部数量上的不足,扩大群众参与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地都在尝试公开选拔,我区也不例外。但我们必须看到,人才就其总量而言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地区都只想用人而不注重培养,只想着挖别人的墙脚,而忽视了自身的投入,那么我们的干部资源将会越来越贫乏。所以干部交流作为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方式十分重要,不能也不应该被公选取代。这也是我区决定"以干部交流为突破口,实现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和干部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的重要原因。
1.从宏观来看--在干部交流工作上,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区一直非常重视区管干部的交流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自95年以来,已有267名干部被交流。有计划的干部交流,使干部拓宽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全区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和五年前相比,全区区管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16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领导干部比例提高了23.6%。广大干部对交流的重要性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使全区各项事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在全市率先走出发展都市农业的路子;工业经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持续健康发展,综合效益在全市五县四郊名列前茅;第三产业抓住南大门逐渐打开的机遇,形成了大发展的格局。自95年至今,全区共有10多名区管领导干部被提拔到市管领导岗位或被交流到兄弟区县及市级机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2.从微观上看--干部交流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干部交流是干部调配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和锻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尽管在实施干部交流前,我们也曾对干部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过一些理论上的分析和推断,但从最近我们对交流干部所作的一次跟踪调查情况来看,干部交流的现实意义远比我们预想的要丰富,也更深刻,说明其发展正经历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90%以上的领导干部感到交流后接触的面宽了;面对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压力,紧迫感更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常要强迫自己去学习新知识,不知不觉地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反之,如果长期在一个
抓好干部交流实现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
点击下载
本文2005-08-12 15:44: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19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