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司法局涉外矛盾调处主要做法和经验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7-17浏览:2995下载150次收藏

市司法局涉外矛盾纠纷机制建立情况  

   

瑞丽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座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的边境城市。她东南、西南、西北三面与缅甸联邦接壤,全境面积1020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69.8公里,且多以田埂、水沟为界,中缅两国10多个村寨分布在国界两旁,形成了“一寨两国”、“一家两国”等独特景象,两国边民民族同宗、语言相同,千百年来共饮一江水、同走一条路、同赶一条街,通婚互市往来频繁。特殊的地理区位,加之缅甸边民对我国法律法规了解比较匮乏,使我市边境一线时常有两国边民矛盾纠纷发生,对农村基层稳定和边境安宁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及时化解边民矛盾纠纷,促进边境稳定和谐,成为新时期我市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瑞丽市司法局为进一步加大对边境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完善“援调对接”、“仲调对接”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专业调解组织相互补充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边境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相继于2008年9月在我市姐相乡和弄岛镇设立了两个涉外矛盾调处中心。我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摸索出了以民间调解的形式,以人民调解的方法,联合缅方调处边境边民纠纷的涉外纠纷联合调解机制,被中缅两国边民称为“边境线上的小国际法庭”。化解了两国边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有效地维护了边境一线平安稳定。自成立以来,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共调处各类涉外矛盾纠纷61件,其中,经济纠纷13件,交通事故纠纷16件,婚姻家庭纠纷15件,其他纠纷17件。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边民法律意识  

许多边境边民纠纷的产生都是中缅两国的法制差异和缅甸边民对我国法律认识不足所引起的。因此,增强两国边民的国界意识和法律意识是减少和预防边民矛盾纠纷发生,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治本之策。我们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大力营造出边境线上的普法、学法氛围。一是建立边境普法宣传员网络。我市司法局充分整合基层司法所人力资源,将各边境村社的人民调解员同时聘任为边境普法宣传员,将他们培养成为在边境一线的普法宣传骨干力量。在调解边境边民纠纷过程中向缅方人员宣传我国法律法规,形成了“以普促调、以调助普”的工作格局,不仅提高了缅方边民对我国法律的了解和进入我国后的守法意识,而且促进了边民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二是丰富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在重大民族节日和民族宗教庆典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发放资料、展出展板、观看法制节目等双方边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缅方边民宣传我国法律法规,感受我国法律的威严,提高其入境后的守法意识,逐步形成在我国境内依法办事的观念。三是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利用缅方边民到我方赶集的时机,经常性在各边境口岸及通道设立宣传点,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傣文、景颇文宣传册,由通晓缅语、傣语、景颇语的宣传员现场解答等方式宣传我国《刑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司法局涉外矛盾调处主要做法和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