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要从“十治”入手扫“四风”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要从“十治”入手扫“四风”
2013年6月18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时隔四天,在中央政治局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专门会议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紧密结合起来。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要从思想教育入手,深刻剖析产生“四风”的思想根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结合实际,找准“四风”的具体表现,突出重点加紧整改,尽快取得实效。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站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观大势、谋大事的本领,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扫除“四风”,才能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不断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阶段,各级通过深入基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体讨论、民主剖析、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制订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如何保证“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无疑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起到关键性作用,就基层各级党组织而言,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找准“四风”在基层单位存在的具体表现,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从“八治”入手抓好落实。
一是治“懒”。懒惰与勤奋是一对孪生姐妹。勤奋的本质是进取,是孜孜不懈地追求,坚持不懈地开拓,勤勤恳恳地工作。勤相对于懒,“懒”的本质是懒惰,疲倦乏力,身子发懒,消极怠工,进而产生精神松懈,工作懒散,行动散慢,没精打彩,不思进取。“懒”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大敌,是官僚主义土壤温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治“懒”,首先要从思想上开刀,切实解决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问题,树立理论学习深钻细研、工作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作风;要克服只表态、不兑现;只传达、不落实,只布置、不检查,只号召、不行动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疾,树立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作风。同时,要充分认识勤奋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进入“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变一时之效为万事之功,自觉从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圈子里跳出来,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绝对不能让懒惰、疲沓、拖拉、松驰的思想占上风。否则,就会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去办事,工作就不会有主功性和创造性,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只能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其结果必然是误党误国,误人误已。尤其是在基层调查研究中,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顺应群众期待、适应时代要求,始终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二是治“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强调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当前,理论脱离实际的要害是“空”。往往是联远不联近,联外不联内,联人不联巳,光是“武装”一张嘴巴。空的本质表现是喜欢空想、空谈、空话连篇,在做人上空口说白话,在工作上空喊口号,在调查研究上坐道空论。喜欢“空”是十分危险的,表现在政治生活中,必然是官僚主义,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必然是主观主义,表现在工作上,必然是本本主义,表现在处理问题上,必然是形式主义。与其空谈阔论一万,不如干好实事一件。治“空”,就是不能老往脸上抹“雪花膏”,必须从实做起。实的本质是真实,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做人重实诚实在,不做“表面文章”,工作重实际实干,不做“空头文章”,改革重实践实效,不做“半篇文章”,调查研究重实据实情,不做“吹牛文章”,作风实打实、硬碰硬,不做“虚假文章”,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坚持讲真话、重实效、办实事,不干“花钱买面子”的事,才能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逐利心态和浮躁情绪;只有联系实际,不尚空谈,不搞花拳绣腿,才能使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只有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开“空头支票”,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空”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中无立足之地,才能使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传家宝和党的优良学风发扬光大。
三是治“浮”。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浮”和“沉”的不同点就在于,“沉”是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知民声、解民难,排民忧,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形成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使广大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从而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正做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只有工作作风转变了,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民生、掌握民意、维护民利,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往基层走,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沉思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沉浸在为人民服务的幸福快乐之中。“浮”则是讲究表面上的浮华,追求空洞无物的浮名,喜欢热热闹闹的浮漂,工作漂浮圈虚名,欺上瞒下不务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脑后。“浮”的表现是成天停留在听汇报、看材料、要数字、催报表上,满足于当“收发员”、“留声机”,说话协事豪言一串串,官话一套套,当面拍胸脯,事后弹屁鼓,表面上忙忙碌碌抓“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实际上这些工程就象拴在羊角上的鲜嫩青草,群众看得见这些“政治商标”,但却得不到实惠,从而形成“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怪圈”。下基层不沉到底,不愿多调查,浮光掠影,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即使偶尔沉下去,也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达不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目的。于是就出现了经济条件改善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干群关系反而紧张了。社会上流传的“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从某个方面说,就是群众对“浮”风不满的“心电图” ,“浮风”不止,作风则难正。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在治“浮”上下功夫。当务之急就是要杜绝形式主义的诱因,铲除照抄照搬,做表面文章的土壤,想群众所想要有有实际步骤,帮群众所需要有相应对策。为此,中央“八项规定”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减少应酬接待,减少文件简报,减少前呼后拥的陪同,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等,有效遏制了迎来送往、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重要思想和工作基础。只有远离“浮”,常戒“浮”,视“浮”为耻,从严治“浮”,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用在抓基层、促效益、抓落实、促发展上,党的优良传统就会在群众中扎根。
四是治“拖”。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要从“十治”入手扫“四风”
本文2013-07-15 13:14:4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114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