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议地方志编纂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07-09浏览:2319下载231次收藏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几千年来优良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产生的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书在范围、体例、方法、内容上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却有共同的一点,即在资料的选用上,无一例外地利用了大量档案资料。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修志工作与档案工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研究与探讨它们的关系,不仅对于志书的编纂和内容的选择,对于提高志书的价值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开展档案编研工作。
本文试就档案工作为修志提供服务和修志广征博采又为丰富馆(室)藏提供新的资料这一互利互补关系进行探讨。
一、修志工作与档案工作结合的必然性
(一)修志工作与档案工作结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周恩来同志生前十分关怀我国的修志工作,曾指示国家档案局过问地方志工作。国家档案局为了贯彻这一指示,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档案工作会议上,多次讨论过地方志。《省档案工作条例》、《县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都规定档案馆参与修志工作,有条件的县档案馆,可以承担主编工作。二者相结合,对档案工作和修志工作都有促进和提高。周恩来同志生前曾指示档案工作者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其基本精神就是发扬历史传统,使档案工作者在修志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修志工作与档案工作结合起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起档案馆、档案室,储藏着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一部成功的地方志,必须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诸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多角度、多侧面地作出全面系统的再现。如历史沿革、行政建制、人物传记、经济物产、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异闻逸事等等,可以说无所不载,它具有地方区域性、历史资料性、内容综合性、时间连续性等特征,起“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这就要海量搜集资料,经过考订编纂成志,而在海量的资料中档案资料成为首选,因为它们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因此,自先秦编纂《禹贡》起,到汉晋编纂地志、隋唐编纂图经、宋元以降编纂方志,乃至当今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修志就与档案密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议地方志编纂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