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现代教师新形象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8-12浏览:2175下载281次收藏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要靠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楷模。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师德建设的核心是使教师有敬业精神。教师敬业精神的体现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岗位,热爱学生。近两年来,我们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教师在道德水平上必然应高于社会的人群。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教师誉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长期以来,我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教师心中。教师们忠于职守、辛勤耕耘、为人师表,为我区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面对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必须看到受当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其一敬业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教师都能够尽忠职守,安贫乐教,为培养一代代新人奉献美好年华,但也确有部分教师,他们对选择“教书匠”的职业感到无奈,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这种人虽然不多,但却严重地损坏了教师的形象;其二精力投入减少。精通业务,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但是受趋利原则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中性人格”。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对非显效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专业探讨投入精力减少,个别教师还把大量精力用于市场投机及一些商业性的服务活动之中,心分几头,直接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其三示范作用降低。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但部分教师因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主要表现是言行不一,说的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他们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而自己上课却迟到早退,随意调课不打招呼;他们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重义轻利,而课后自己却为蝇头小利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个别教师甚至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带给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了极坏影响。
    为此,我们充分认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将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一,发挥陶行知教育基地在我区的优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现代教师新形象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