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新XX宣讲材料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13-06-26浏览:2261下载167次收藏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新**”  

主题教育宣讲材料  

   

   

根据**县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新**”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学习阶段工作安排,通过广泛开展自学、集中学习和专题学习活动,引导全县人民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深刻含义,激发全县人民追求安全梦、安居梦、安顿梦、致富梦、和谐梦、温馨梦“六大梦想”的激情。今天我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聊聊中国梦,聊聊我们**的梦。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习近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一次发表重要讲话。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这次两会上,“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  

中国梦”的提出既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赋予了鲜明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又将我们的个人奋斗目标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连;通过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更贴近群众,更易于传播,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理解;“中国梦”的提出还为改革发展创新树立起精神旗帜。这一点体现的就是“中国梦”的政治意蕴  

二、“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中国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开篇的主题。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一是农民阶级:尽管领袖骁勇善战但终究英雄气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生力量的代表者,由于其思想受限,具有狭隘性和保守性,提出的方案不可能在当时的中国实现(内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外因)  

二是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并没有触动封建根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的制度的基础之上移植、嫁接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军用、民用企业,具有封建性、腐朽性、对外资的依赖性,其失败如西下的夕阳是注定的,必然的。  

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运动、改良运动和启蒙运动。这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最终还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以康、梁出逃,戌戊六君子血染菜市口而宣告失败,并以其悲壮的失败向中国人民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四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特别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它们的探索和奋斗都失败了。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先创兴中会,后建同盟会,再创国民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即:三民主义),并于1911年10月28日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封建势力同西方列强相勾结,把使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史(五次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存之路和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的奋斗史(四次大规模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最终都失败了,但它并没有终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探索国家出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步伐。历史的车轮在缓缓前进,历史在呼唤着一个新的阶级产生,人民也期盼着一个新的阶级诞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就应着历史和人民的希望诞生了。  

五是工人阶级: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什么说新?新在哪里?就是因为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有了新的革命纲领(最低最高两个纲领),有了新的斗争策略和方法(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依靠群众),有了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以从1926年起,中共历经了北伐战争,10年土地革命、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总共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使“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和历史任务真正进入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二)“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国体的建立,使新中国有可能在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同时,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  

同历次犯错误一样,从失误中警醒,并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彻底纠正错误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华夏大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们“三位一体”,分别以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形成了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有了道路、理论、制度支撑的“中国梦”距离我们不再遥远,它是必定实现的美好未来。  

(三)“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在我们的前面,还有36年的新征程,将要达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提出了凝聚党心、体现民意的行动纲领,推举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个行动纲领概括起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此,必须做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和根本保障。没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难以实现国泰民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坚强领导,一盘散沙,也会一事无成。可以说,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坚定不移坚持着八项基本要求,“中国梦”一定可以美梦成真。  

三、“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同志用这样的内涵来概括中国梦,实际上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在“国家富强、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新XX宣讲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