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经验材料
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经验材料
位于xx市的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省唯一由县级管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增速,在全省开发区(含国家级)综合考评中连续3年居第4位,目前,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60多家,累计总投资400多亿元,建成较大规模项目近百家。2012年完成工业产值850亿元、财政收入48.6亿元,分别是10年前的63倍和23.8倍。开发区以占xx市百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xx市三分之一的gdp和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成为xx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的重要支撑。
从建区之初接受省会“退二进三”企业转移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从医药产业“一枝独秀”到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战略新兴产业“百花齐放”,从以企业聚集为主的工业园区到产城融合的xx市西部新城,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项成果,都体现着科学的理念、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
项目由少到多、由旧到新
项目是园区的“脊梁”,离开项目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xx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龙头地位来抓,十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17亿美元,招引建设超亿元项目37个,为跨越发展积攒了强大后劲。
一是招引重大项目。坚持以国际化视野抓招商,瞄准“洋”字号、“央”字号和行业百强企业,成功牵手了投资110亿元的华药工业园、投资160亿元的石药工业园、投资30亿元的中电投良村电厂等一批重大战略合作伙伴,引进了美国adm公司、日本住友商事、瑞典富士华、新加坡丰益、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大型央企投资企业6家、上市公司7家、外资企业20多家,成为省会利用外资层次最高、额度最大、效果最好的区域。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品牌招商、会展招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一对一”、“点对点”招商,特别是在以商招商方面,靠本地企业的产业优势,靠外地客商对xx投资热土的亲身感受,主动宣传、推介xx,牵线招商回报xx。益海粮油是新加坡丰益集团投资的一家粮油企业,2007年落户开发区后对投资环境感到非常满意,积极作红娘,先后帮助牵线介绍了沈阳桃李面包、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形成了引来一个、带来一串的“益海效应”。xx市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改制的民营企业,生产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率全国名列前茅,2011年与中国农资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在开发区建设农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三是提高入驻门槛。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严把环境保护、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科技含量、劳动力安置“五个门槛”,不符合环保标准不准进区,每亩投资强度达不到300万元/亩不准进区,税收贡献达不到10万元/亩不准进区,科技含量低、产能落后的不准进区。xx四药股份占地180亩,总投资达14亿元,厂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建筑均设地下室,是全省“土地利用优秀典范”企业,其成功做法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
产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
一是壮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发展定位,依托华药、石药、宏昌天马、益海粮油、长城食品等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引进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好项目,使优势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主导产业。目前,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恩必谱药业、xx四药等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435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聚集了动力机械、中农博远等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5亿元;轻工食品产业聚集了青岛啤酒、同福食品等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16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了全区的90%以上,培育了“华药”、“石药”、“欧意”、“石门”、“金龙鱼”、“青啤”、“同福”、“香满园”、“钻石”等一批知名品牌,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既坚持抓增量、建设重大项目不动摇,又坚持抓存量、改造现有企业不放松,积极鼓励引导企业瞄准行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开展“对
位于xx市的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省唯一由县级管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增速,在全省开发区(含国家级)综合考评中连续3年居第4位,目前,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60多家,累计总投资400多亿元,建成较大规模项目近百家。2012年完成工业产值850亿元、财政收入48.6亿元,分别是10年前的63倍和23.8倍。开发区以占xx市百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xx市三分之一的gdp和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成为xx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的重要支撑。
从建区之初接受省会“退二进三”企业转移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从医药产业“一枝独秀”到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战略新兴产业“百花齐放”,从以企业聚集为主的工业园区到产城融合的xx市西部新城,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项成果,都体现着科学的理念、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
项目由少到多、由旧到新
项目是园区的“脊梁”,离开项目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xx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龙头地位来抓,十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17亿美元,招引建设超亿元项目37个,为跨越发展积攒了强大后劲。
一是招引重大项目。坚持以国际化视野抓招商,瞄准“洋”字号、“央”字号和行业百强企业,成功牵手了投资110亿元的华药工业园、投资160亿元的石药工业园、投资30亿元的中电投良村电厂等一批重大战略合作伙伴,引进了美国adm公司、日本住友商事、瑞典富士华、新加坡丰益、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大型央企投资企业6家、上市公司7家、外资企业20多家,成为省会利用外资层次最高、额度最大、效果最好的区域。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品牌招商、会展招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一对一”、“点对点”招商,特别是在以商招商方面,靠本地企业的产业优势,靠外地客商对xx投资热土的亲身感受,主动宣传、推介xx,牵线招商回报xx。益海粮油是新加坡丰益集团投资的一家粮油企业,2007年落户开发区后对投资环境感到非常满意,积极作红娘,先后帮助牵线介绍了沈阳桃李面包、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形成了引来一个、带来一串的“益海效应”。xx市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改制的民营企业,生产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率全国名列前茅,2011年与中国农资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在开发区建设农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三是提高入驻门槛。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严把环境保护、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科技含量、劳动力安置“五个门槛”,不符合环保标准不准进区,每亩投资强度达不到300万元/亩不准进区,税收贡献达不到10万元/亩不准进区,科技含量低、产能落后的不准进区。xx四药股份占地180亩,总投资达14亿元,厂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建筑均设地下室,是全省“土地利用优秀典范”企业,其成功做法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
产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
一是壮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发展定位,依托华药、石药、宏昌天马、益海粮油、长城食品等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引进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好项目,使优势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主导产业。目前,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恩必谱药业、xx四药等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435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聚集了动力机械、中农博远等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5亿元;轻工食品产业聚集了青岛啤酒、同福食品等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16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了全区的90%以上,培育了“华药”、“石药”、“欧意”、“石门”、“金龙鱼”、“青啤”、“同福”、“香满园”、“钻石”等一批知名品牌,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既坚持抓增量、建设重大项目不动摇,又坚持抓存量、改造现有企业不放松,积极鼓励引导企业瞄准行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开展“对
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上一篇:渤海新区全力推进开发建设打造全省发展增长极下一篇:煤矿:勤学苦练解难题
本文2013-06-24 14:50:33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942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