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论控制三公经费的长效机制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06-18浏览:2366下载230次收藏

浅论控制“三公”经费的长效机制  

   

所谓“三公”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其本质是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财政收入为其正当公务行为提供便利和条件的消费行为。近几年来,由于其基本管理机制长期处于弱化状态,我国每年各级政府的“三公”经费支出长期存在数额大、难监督的无奈局面,铺张浪费以及其他各种违规行为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大形势如此的情况下,作为一家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为了进一步摸清本公司“三公”经费,由于出国经费未发生,只对两项费用的管理现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探讨“三公”经费长效机制,通过摸底、询问、咨询等方式,对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三公”经费管理现状  

(一)国家“三公”经费的使用现状  

自2010年中央各部门首次公开部门预算以来,连续4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2010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数94.7亿元,2011年93.64亿元,2012年80.95亿元,2013年财政预算数79.69万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三公经费减少甚微,四年只降低了15.41%,三令五申屡禁不止,奢侈浪费,公车私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可见“三公”经费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中央先后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习总书记做了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李总理做了关于本届政府任期内“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但是,要真正消减“三公”经费支出,遏制奢侈浪费,还任重而道远,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分公司目前现状  

近几年在宏观政策紧缩的不利形势下,在集团公司资金链不稳的情况下,分公司紧紧围绕“保人员工资、保简单再生产”的原则,狠抓变动性费用,尤其是“三公”经费,不断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招待费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交通行业的特殊性,铜延高速公路属山陵重丘区,路况复杂,路政巡查、养护车辆费用屡高不下。  

二、“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随着公众对信息技术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三公”经费的关注越来越高,主要是其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而且问题严重,有些问题影响很坏。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将分公司“三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因素  

分公司管辖路段为环保景观路,全国各地前来考察学习比较频繁,加之,所辖路段山岭重丘、长大纵坡、车流量大、通行费收入高、巡查频率高,导致经费增加。  

(二)主观因素  

1、对控制降低“三公”经费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社会影响,各级各部门把控制“三公”经费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三公”浪费的危害性,造成官僚主义严重,讲阔气、比排场。反映在车辆配置上,超规格配置,高油耗、高维修。  

2、制度存在不严、不细,可操作性差,执行力度不够。  

随着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论控制三公经费的长效机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