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06-08浏览:2196下载282次收藏
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后勤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和社会,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果,并且尽力减少开支,积极组织创收,应引起企业后勤管理人员的思考。笔者认为:企业后勤管理人员应当强化以下五种意识,从管理中要效益,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后勤管理效能。
  一、强化创新意识,分析特性,科学管理
  在现有企业经济体制下,后勤类似一个小社会,后勤管理人员也仅处于封闭式的调度管理模式,形成了“吃喝拉撒睡,桌椅板凳柜,砖瓦灰沙石,动力水电汽,上下不满意”的被动局面。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适应新的形势,要针对后勤的特点和现状重新认识,认真分析,实行分类管理和科学管理。
  1、 充分论证,认识特性。企业后勤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是根本宗旨。按其后勤工作内容,通过认真分析,其有多种特性。一是具有服务系统社会性。社会上有的服务项目,企业都相对齐全,机构林立,队伍庞大;二是具有服务范围的广泛性;三是具有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四是服务内容的事务性;五是服务计划的多变性;六是后勤职工文化素质的差异性。
  2、区分类型,归类管理。按照后勤服务工作特性,可划分为经营性服务、劳务性服务、技术性服务、供应性服务。在管理上可采取多种责任制形式。即:(1)后勤服务对象既对企业,又面向社会有直接经济收入的项目,可采取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核算方式;(2)主要为企业提供保障服务的班组。参照企业化管理模式,采取计时、计价、计量,实行有偿服务,成本核算,定比分成,劳酬自理的核算方式;(3)企业消耗较大的水、电、燃料,采取定额承包责任制,实行计划包干,超罚节奖的办法;(4)服务对象只是对部室,不能单独核算的班组,实行经费奖惩的综合目标责任制。
  3、选择项目,推向社会。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的一种传统模式。因此要解放思想,把能够由社会承接的服务内容,先易后难,选择性地交给社会,并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
  二、增强改革意识,激励竞争,精员高效
  对企业后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