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全县教育发展情况,汇聚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4月下旬,县政协常委会组织由部分市、县政协委员,由县政协主席丁考顺,副主席梁秀琴、田凤林带队,邀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廷君,县政府副县长杨万民参加,在县教育局的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到县职业中学、香泉中学、田坝小学、鱼池小学、乔河小学、县一中等6所学校就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实地视察结束后,分别召开了校长、教师、市县政协委员、学生及家长代表座谈会。现将视察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6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独立初中3所,九年制学校3所,完全小学54所,教学点3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共计8114人,其中高中学生1076人,初中学生2541人,小学生3810人,在园(班)幼儿478人,职高学生209人;有教职工681人。
近年来,县委、政府一直关心和重视发展教育,坚持科教强县,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和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过不懈努力,全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视察,委员们认为,全县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全社会人人关注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风尚已初步形成,全县教育工作,特别是义务教育工作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有四个特点:
(一)经费投入基本有了保障,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上采取了扎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保障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仅2009年就为各学区、校下拨公用经费308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93万元,为6643名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去学杂费并发放了价值56.1万元的免费教科书,向1271名家庭困难的中小学贫困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两基”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截止2009年,全县7-12周岁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53%,13-15周岁适龄人口达到97.1%,15周岁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3%,17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二是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5.12地震给我县教育系统带来了严重损失,大部分校舍倒塌或严重变形,图书、仪器、电教设施绝大部分损毁。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县委、政府对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高度重视,把学校灾后重建工作摆到了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共争取到灾后重建项目学校30所,总投资10000万元,规划建设规模49360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34490平方米、维修校舍6278平方米)。截止2009年年底,已经完成了22所学校6278平方米的维修任务,73%的项目已开工,37%的项目已峻工,随着灾后重建项目工程的相继完工和投入使用,全县中小学将彻底告别八十年代初的土房子、破桌子,全县校舍建筑将彻底实现砖混化或砖木化,各种教学设施将基本配套,电教设备和图书仪器可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二)素质教育、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实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中考改革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加强,“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重视学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极大地启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钻研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2009年全县申报省级教育科研课题11项,批准立项省级课题7项,有6篇教研论文获陇南市初等教育学会二、三等奖,并有一篇作了大会交流,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报刊发表。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小学教学质量连续三年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县小学毕业质量测试2007年为76.3%,2008年为83.4%,2009年为72.8%。初中毕业会考全科合格率2007年为24.6%,2008年为27%,2009年为12.7%;中考质量达到陇南市中上水平。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和高考录取万人比这两个指标均居陇南市各县前列。2009年有5名同志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有36同志被县委、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三)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改革成效明显。通过落实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行了全县教育经费统一管理,教师工资由乡财政收归县管,纳入县财政统一综合预算,统一发放。并出台保障农村教育经费落到实处的改革措施,县财政局负责组织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负责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各级教育专项补助的划拨。确保所有经费及时到位,保证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改革农村教育费附加征管办法,理顺了征收渠道,健全了管理制度,强化了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县教育局行使教育教学管理权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坚持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小学调整主要通过联村办学,撤销小学建制保留教学点等形式完成。布局调整后,全县学校数由过去的140多所调整到目前的66所,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有效利用,素质教育能够很好地在全县铺开,农村小学复式班过多的现象得了到解决,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中小学内部管理不断强化,教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
2013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视察报告
本文2013-06-08 10:01:16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775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