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两个提高” 服务“两个率先”
自“四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以“两个率先”总揽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把普法教育贯穿于加快全区城市化、法治化的进程之中,突出重点,面向群众,高起点、全方位地开展“四五”普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以启动工作为先导,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入手,着力推进“四五”普法工作新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全面启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及要求,在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迅速投入“四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实施工作。首先,在认真总结“三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市里“四五”规划精神,按照“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的工作思路,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拟草“四五”普法规划草案。其次,广泛征求有关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反复研究论证“四五”普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四五”普法规划与我区“十五”计划的高度统一和融合,同时体现出“四五”普法工作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广泛性。最后,经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区委、区政府于2001年7月28日以区委[2001]41号文批转了《关于全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区人大常委会也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也根据区里统一部署,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五年规划,“四五”普法规划在全区全面启动。
二是宣传发动,形成声势。2001年12月7日,我区召开了“三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四五”普法动员大会,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各镇、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线的同志和先进典型等600余人参加了会议。区委、区政府对75家先进单位、1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并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要组织和带领全区人民全面深入地开展普法工作,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普法工作的发展。同时,结合第一个“12.4”法制宣传月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展板、宣传栏、宣传横幅等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和介绍“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等内容,形成上下一体的“四五”普法声势,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使“四五”普法工作步入了新的阶段。
二、以主要对象为重点,从广大干部和青少年入手,突出强化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
第一、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推动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着重抓住“四个突出”:在学法的内容上突出抓住时代特点,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严格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把宪法、wto法律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学法的手段上突出抓住方法创新,无论是培训课程的设计、教学方式以及电化教学等方面都作了改进,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固定的模式。在学法的制度上突出抓住制度落实,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和法制讲座制度。近两年来,区委、区人大、区政协等部门都先后组织了领导干部学法讲座。同时,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实施方案》,成立了区国家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区在职国家公务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法律知识培训。2002年对全区80多个单位1988名在职国家公务员进行了学法用法培训和考试。今年,将集中近两个月的时间,分11期对全区近2000名在职在岗公务员进行6个专题的学法培训,此项培训工作已全面启动。在学法的成效上突出抓住效果落实,凡是干部和执法人员培训必须有法律知识的内容,同时,注重扩大各类干部的培训面。2001年,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先后13次对不同班次的干部培训班开设了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涉及2000多人次。2002年,全区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35批次,参加人数6400多人。与此同时,各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也结合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学法培训活动。区工商局每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一季一法一考”活动,每次参加市局组织的考试合格率均达100%;区交通局2002年11月中旬,专门利用一星期时间,组织全系统交通执法人员学习交通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程序等方面专业知识;区地税、国土、农业等部门邀请有关专家或专业人士举办法制讲座,让执法人员了解有关wto、土地管理及预防职务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区计生、安监、建设等部门,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都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此外,区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水利、建工、林副业等部门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学法用法活动,激发执法人员的学法热情,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第二,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法制教育主要是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建立健全教育网络,形成三管齐下的教育氛围。做到“三个结合、二个发挥、一个拓展”,不断引导和规范青少年法制教育。
“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创建“法制学校”,以学校为主阵地,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校均组织开设了法制课,每年全区举办各类教育法制培训都近200期,11.4万多学生普遍受到了教育。同时,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夏令营,组织观看教育影视、法制漫画和图片展览等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实验小学、翠屏山等中、小学自编小品节目进行法制宣传;上峰小学、周岗中学还分别进行《法在我心中》、《誓做遵纪守法文明人》的比赛和签名活动,寓教于乐,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宣传效果。此外,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法制教育,2002年区教育局组织全区7500多名教师进行了一次学法考试,以此带动和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利用“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法制教育,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能力。2002年,东善桥镇专门组织600百多名学生家长开展法制讲座,受到家长的好评。竹山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也相继开展了家长课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结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分别在大连山劳教所、句容少管所、戒毒所等地建立了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各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基地,听少年犯现身说法,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铜井、周岗、湖熟、秣陵、方山等镇和街道先后开展了少年犯现身说法教育活动。三是结合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区检察院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区法院荣获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二个发挥”。一是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制度,发挥法制副校长应有的作用。全区学校共聘请法制副校长72名,都能深入课堂开设法制讲座,定期对师生、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2001年法制副校长就开设法制讲座238期,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二是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团区委每年都结合有关重大节日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并在全区学校开展“校园拒绝邪教”系列活动。2002年“六一”儿童节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区教育局在全区开展了“法在我心中”法制宣传绘画竞赛活动,区妇联、计生局、司法局、禁毒办、妇幼保健所等单位在大市口广场共同开展了“六一”咨询服务活动。
“一个拓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向区域高校拓展。区政法部门针对全区高校、民办学校增多这一新的特点,主动与高校、民办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区法院在金肯学院挂牌成立了“法制教育庭校共建协作体”,区公安局也在河海大学、中英文学校等高校和民办学校开设了法制讲座,进一步拓展了法制教育的新领域,做到青少年法制教育一个不能少。
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重点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主管或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培训。2002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区各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还给东山街道各社区、开发区部分企业劳资人员进行了培训。区发展计划与经济局全年组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多达8期800多人次。区财政局全年组织机关、镇、街道及部门分管财务领导和3000多名财会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税务、质监、环保、审计、统计、文化、广电、工会等其他企业相关职能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充分发挥消协、个协、私协、外协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经纪人、市场主办单位负责人、新办企业法定代表人等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的自律作用,强化内部学习和培训。一些区属、民办和个私等企业都加强了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工作,并自觉接受或主动派骨干去参加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区供电公司、金箔集团、东山发动机厂以及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企业普法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强。南京造币厂、南京金箔集团等许多企业已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任职的基本条件之一、并作为基本素质要求,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严格考试。
第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对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目前,我区流动人口登记为12.6万人,为搞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暂住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各单位结合行业和区域特点,狠抓流动暂住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暂住人口守法意识和防范意识。我区还在区工商系统、东善桥镇开展了试点工作,由点带面,推动全区流动暂住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以全民教育为基础,从普法的广度和深度入手,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
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前两年,全区共征订或自编各类法律法规书籍22万多册,举办培训班810多期、参加人员15.2万余人次,上法制课630场次、参加人员21.4万余人次,出板报1.4万多期、专栏4800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赛226场次,涉及4.6万多人次,送法到基层225场次,开展法律咨询351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67万多人。在群众普法过程中,突出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住“三个载体”。
一是以送法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八个送”活动。即:送法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教堂、进监狱、进商贸经营场所。开展“送法下乡”,主要是发挥司法、行政执法等部门职能优势,利用乡镇物资交流会或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等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001年,在周岗镇组织开展了以“新世纪送法到您身边”为主题的首场大型“送法下乡”活动,并集中15家部门在各镇物资交流会上进行宣传近20场次,并将有关宣传内容录音通过交流会指挥部的广播和宣传车进行宣传。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普法职能作用,近年来共组织公证员、律师及机关干部,开展“送法下乡”法律咨询活动近60场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现场接受法律援助案件20多件,送发法律书籍8000余册,法制宣传材料15000多份。近两年,区、镇(街道)都注重了法制文艺的宣传,使法制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开展“送法进村”,各镇每年都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送法进村
一、以启动工作为先导,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入手,着力推进“四五”普法工作新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全面启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及要求,在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迅速投入“四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实施工作。首先,在认真总结“三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市里“四五”规划精神,按照“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的工作思路,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拟草“四五”普法规划草案。其次,广泛征求有关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反复研究论证“四五”普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四五”普法规划与我区“十五”计划的高度统一和融合,同时体现出“四五”普法工作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广泛性。最后,经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区委、区政府于2001年7月28日以区委[2001]41号文批转了《关于全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区人大常委会也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也根据区里统一部署,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五年规划,“四五”普法规划在全区全面启动。
二是宣传发动,形成声势。2001年12月7日,我区召开了“三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四五”普法动员大会,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各镇、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线的同志和先进典型等600余人参加了会议。区委、区政府对75家先进单位、1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并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要组织和带领全区人民全面深入地开展普法工作,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普法工作的发展。同时,结合第一个“12.4”法制宣传月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展板、宣传栏、宣传横幅等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和介绍“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等内容,形成上下一体的“四五”普法声势,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使“四五”普法工作步入了新的阶段。
二、以主要对象为重点,从广大干部和青少年入手,突出强化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
第一、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推动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着重抓住“四个突出”:在学法的内容上突出抓住时代特点,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严格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把宪法、wto法律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学法的手段上突出抓住方法创新,无论是培训课程的设计、教学方式以及电化教学等方面都作了改进,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固定的模式。在学法的制度上突出抓住制度落实,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和法制讲座制度。近两年来,区委、区人大、区政协等部门都先后组织了领导干部学法讲座。同时,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实施方案》,成立了区国家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区在职国家公务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法律知识培训。2002年对全区80多个单位1988名在职国家公务员进行了学法用法培训和考试。今年,将集中近两个月的时间,分11期对全区近2000名在职在岗公务员进行6个专题的学法培训,此项培训工作已全面启动。在学法的成效上突出抓住效果落实,凡是干部和执法人员培训必须有法律知识的内容,同时,注重扩大各类干部的培训面。2001年,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先后13次对不同班次的干部培训班开设了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涉及2000多人次。2002年,全区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35批次,参加人数6400多人。与此同时,各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也结合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学法培训活动。区工商局每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一季一法一考”活动,每次参加市局组织的考试合格率均达100%;区交通局2002年11月中旬,专门利用一星期时间,组织全系统交通执法人员学习交通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程序等方面专业知识;区地税、国土、农业等部门邀请有关专家或专业人士举办法制讲座,让执法人员了解有关wto、土地管理及预防职务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区计生、安监、建设等部门,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都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此外,区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水利、建工、林副业等部门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学法用法活动,激发执法人员的学法热情,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第二,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法制教育主要是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建立健全教育网络,形成三管齐下的教育氛围。做到“三个结合、二个发挥、一个拓展”,不断引导和规范青少年法制教育。
“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创建“法制学校”,以学校为主阵地,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校均组织开设了法制课,每年全区举办各类教育法制培训都近200期,11.4万多学生普遍受到了教育。同时,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夏令营,组织观看教育影视、法制漫画和图片展览等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实验小学、翠屏山等中、小学自编小品节目进行法制宣传;上峰小学、周岗中学还分别进行《法在我心中》、《誓做遵纪守法文明人》的比赛和签名活动,寓教于乐,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宣传效果。此外,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法制教育,2002年区教育局组织全区7500多名教师进行了一次学法考试,以此带动和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利用“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法制教育,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能力。2002年,东善桥镇专门组织600百多名学生家长开展法制讲座,受到家长的好评。竹山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也相继开展了家长课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结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分别在大连山劳教所、句容少管所、戒毒所等地建立了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各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基地,听少年犯现身说法,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铜井、周岗、湖熟、秣陵、方山等镇和街道先后开展了少年犯现身说法教育活动。三是结合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区检察院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区法院荣获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二个发挥”。一是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制度,发挥法制副校长应有的作用。全区学校共聘请法制副校长72名,都能深入课堂开设法制讲座,定期对师生、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2001年法制副校长就开设法制讲座238期,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二是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团区委每年都结合有关重大节日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并在全区学校开展“校园拒绝邪教”系列活动。2002年“六一”儿童节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区教育局在全区开展了“法在我心中”法制宣传绘画竞赛活动,区妇联、计生局、司法局、禁毒办、妇幼保健所等单位在大市口广场共同开展了“六一”咨询服务活动。
“一个拓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向区域高校拓展。区政法部门针对全区高校、民办学校增多这一新的特点,主动与高校、民办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区法院在金肯学院挂牌成立了“法制教育庭校共建协作体”,区公安局也在河海大学、中英文学校等高校和民办学校开设了法制讲座,进一步拓展了法制教育的新领域,做到青少年法制教育一个不能少。
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重点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主管或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培训。2002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区各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还给东山街道各社区、开发区部分企业劳资人员进行了培训。区发展计划与经济局全年组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多达8期800多人次。区财政局全年组织机关、镇、街道及部门分管财务领导和3000多名财会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税务、质监、环保、审计、统计、文化、广电、工会等其他企业相关职能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充分发挥消协、个协、私协、外协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经纪人、市场主办单位负责人、新办企业法定代表人等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的自律作用,强化内部学习和培训。一些区属、民办和个私等企业都加强了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工作,并自觉接受或主动派骨干去参加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区供电公司、金箔集团、东山发动机厂以及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企业普法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强。南京造币厂、南京金箔集团等许多企业已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任职的基本条件之一、并作为基本素质要求,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严格考试。
第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对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目前,我区流动人口登记为12.6万人,为搞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暂住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各单位结合行业和区域特点,狠抓流动暂住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暂住人口守法意识和防范意识。我区还在区工商系统、东善桥镇开展了试点工作,由点带面,推动全区流动暂住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以全民教育为基础,从普法的广度和深度入手,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
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前两年,全区共征订或自编各类法律法规书籍22万多册,举办培训班810多期、参加人员15.2万余人次,上法制课630场次、参加人员21.4万余人次,出板报1.4万多期、专栏4800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赛226场次,涉及4.6万多人次,送法到基层225场次,开展法律咨询351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67万多人。在群众普法过程中,突出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住“三个载体”。
一是以送法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八个送”活动。即:送法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教堂、进监狱、进商贸经营场所。开展“送法下乡”,主要是发挥司法、行政执法等部门职能优势,利用乡镇物资交流会或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等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001年,在周岗镇组织开展了以“新世纪送法到您身边”为主题的首场大型“送法下乡”活动,并集中15家部门在各镇物资交流会上进行宣传近20场次,并将有关宣传内容录音通过交流会指挥部的广播和宣传车进行宣传。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普法职能作用,近年来共组织公证员、律师及机关干部,开展“送法下乡”法律咨询活动近60场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现场接受法律援助案件20多件,送发法律书籍8000余册,法制宣传材料15000多份。近两年,区、镇(街道)都注重了法制文艺的宣传,使法制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开展“送法进村”,各镇每年都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送法进村
围绕“两个提高” 服务“两个率先”
点击下载
本文2005-08-11 18:43: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74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