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3-06-01浏览:2738下载236次收藏

沾益县位于珠江源头,素有“入滇锁钥”、“入滇第一州”之美誉。国土面积2801.1平方公里,占曲靖市总面积的9.69%。辖8个乡(镇),122个村委会(社区),共计43.1058万人,农业人口 36.1092万人,居住着汉、彝、回、苗等19个民族。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县城距昆明市区150公里,离曲靖市区8公里。境内矿产、水能、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粮烟、能源、化工、冶金、生物资源开发基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 “建设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园区、铝产业园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物流园区,全市重要的轻工业园区、珠江源大城市北部新区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中的新兴旅游区,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社会管理先进县”目标,以特色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为抓手,突出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环境治理、民生改善,抓规划、强产业,重招商、增后劲,转作风、优环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沾益进程。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1.99亿元,比上年降2.9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97亿元,比上年增长9.6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21620元、675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62%、18.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7年的26:58:16调整为2012年的23:52:25。截至目前,全县“农转城”转户15989人,占市下达指导性计划10000人的159.89%,提前完成计划数。          

为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切实抓好全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沾益县高度重视“农转城”工作,按照市、县有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立足实际,遵循“同享城乡待遇”的总体要求,扎实组织开展“农转城”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按照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转城’和农民工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转城”基本情况  

2012年以来,省、市召开“农转城”工作推进会后,沾益县委、县政府着眼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相关部门到红河州开远市考察学习“农转城”工作。于2012年7月13日召开了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对全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作了全面具体地安排部署,及时启动了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全县“农转城”转户15131人,占市下达指导性计划10000人的151.31%。其中,西平镇完成转户任务8345人,占计划的208.6%,德泽乡完成转户任务485人,占计划的161.7%,炎方乡完成转户任务794人,占计划的132.3%,播乐乡完成转户任务468人,占计划的117%,盘江镇完成转户任务2212人,占计划的110.6%,菱角乡完成转户任务651人,占计划的108.5%,白水镇完成转户任务1562人,占计划的104.1%,大坡乡完成转户任务614人,占计划的102.3%。2013年1月1日至今完成转户858人。  

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农转城工作进展顺利  

(一)强化领导,层层落实任务。成立强有力的“农转城”协调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常委副县长、副县长任副组长,20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常务会议纪要落实了办公场所,安排了50万元的工作经费和考核奖励经费(其中:工作经费22万元),主要领导亲自抓。及时制定印发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安排部署“农转城”工作,协调解决转户中的具体问题,在县政务中心设立“农转城”绿色通道,在9个派出所设立转户手续办理便捷窗口。把“农转城”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科学发展观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8个乡(镇)实际,及时将转户任务进行分解,与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2012年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起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培训,强化舆论宣传。精心制定宣传方案,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等媒体,采取开辟专栏、专题、专刊等形式,对转户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让转户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县通过沾益广播电台、沾益电视台滚动播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办事流程、“四放宽、五保留、五保障”等有关政策,在沾益县电子政务网和电子政务系统上对“农转城”的有关政策进行了宣传。采取设立定点政策咨询站、座谈会、走家串户释疑解惑、典型带动、现身说法等方式,深入宣传转户政策。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业务办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社保站等服务“窗口”的具体业务人员能够准确掌握政策、熟练解释政策、高效办理业务。  

(三)部门联动,营造良好氛围。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介入、自觉融入,做好政策对接、资源互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定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协作联动,相互配合,全力支持转户工作。公安、人社、教育、民政、国土、农业、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出台了“农转城”后保障农民相关权益的实施细则,确保“农转城”中农村的“五项保留”及城市的“五个享有”落实到位,为“农转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各乡以“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进村入户,持续深入地广泛宣传“农转城”的有关政策,同时结合实际,利用黑板报、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内容,对所涉及的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政策讲解,努力做到“农转城”相关政策家喻户晓,积极营造开展“农转城”工作的良好环境。  

(四)健全机制,细化目标责任。建立挂钩联系工作机制。明确了县城乡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挂钩联系乡(镇),并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挂钩乡(镇)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和上报工作中的重大情况;各乡(镇)建立了乡村干部包村包片工作机制,对转户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采取乡村干部包村、包片的方式,分解具体任务,逐村逐户做好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和转户申请表填写等工作。县城乡统筹办认真履行领导机构的职能职责,负责做好全县“农转城”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落实等日常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