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组织部长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座谈会上的发言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3-05-29浏览:2264下载254次收藏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同时也是一个老话题。这方面工作,其实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不断地创新实践。大家知道,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这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组织工作的一条基本思想。那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样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理性地分析,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我认为要着重处理好七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与条例法规的关系。组织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制定的数十项条例法规,这是我们做好组织工作的制度基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科学地贯彻落实好上级制订的各项条例法规。同时,还要在这些条例法规范围内,对一些具体的工作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要处理好与选任干部工作效率的关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项程序性非常强的工作,一个干部的提拔从酝酿、推荐、考察、上会、公示,最快得15天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一个重要部门的一把手突然出现空缺,很难在最短时间内配备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这个单位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处理好选拔干部工作的效率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是要处理好与传统传承的关系。传统传承是改革创新的基础,改革创新是对传统传承的发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要充分继承过去成熟的好的做法,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四是要处理好与大众心理承受的关系。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一条基本的方针就是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既要发扬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又要把握好“度”,始终把干部工作改革的力度与干部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使创新的方向与干部群众的意愿相一致,保护好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调动好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五是要处理好与干部工作系统性的关系。干部工作一环扣一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要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既要有所突破,又不能忽视干部工作的系统性。六是要处理好与完善补充的关系。改革创新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正确扬弃,全面提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还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这方面建立的各项制度,行之有效的要坚持下来,尚需完善的要尽快完善,必须建立的要及时建立。七是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宝。组织工作要创新、要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样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稳步推进,离开党委的领导,一切都无从谈起。
  围绕处理好以上七个关系,我们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注重学习宣传,让干部群众真正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顾名思义,是公众对选拔任用这项工作的认可度和对选任对象的信任度,显然,评价主体都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我们县委刘书记在公开场合曾多次提出,就是要让干部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让干部工作置于方方面面的监督之下,让干部群众来评价我们的干部选任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来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干部选任工作。一是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巡回演讲,使基层干部了解选任法规;二是通过个人自学、工作学习结合学、以会代训系统学,使组工干部精通选任法规;三是通过中心组成员集中学、撰写体会用中学,使县委班子成员用好法规。这样,通过学习宣传,营造氛围,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和参与选任工作全过程,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对选任工作的主体地位。
  实践中,我们严格遵守《条例》规定,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着重从“推荐、考察、任用”三个关键环节中确立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1、在民主推荐环节上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组织部长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座谈会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