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漯河市加快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对漯河市加快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高度重视,全省上下从节地、节水、节能等方方面面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我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快节约型农业的稳步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对此,结合近几年土肥工作实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对全市建设节约型农业提出如下几点浅见。
一、正确认识全市土肥水资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漯河市土肥技术部门在市农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践行“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宗旨,紧紧围绕“技术立位、项目带动、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土、肥、水先进技术,几年来,成就辉煌,亮点纷呈。
一是科学施肥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漯河市全面启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引领农民科学施肥。五年来,全市先后有5个县区被定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单位,共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1068万元,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70万亩次,使用配方肥12万吨,发放技术资料100万份,施肥建议卡120万份,受益农户达到35万户。几年来,全市共采集土壤样品2.2万个,落实田间肥效试验点125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万亩方10个、千亩方217个、百亩方285个,基本摸清了全市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最佳施肥数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以及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规律等基本参数。经测算,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调查,施配方肥亩节约化肥1.8公斤(折纯),亩节本增效41元,总节本增效2.2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广大农民施肥观念发生了深刻改变,科学施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测土施肥的氛围正在形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成为漯河市推广面积最大、效果最显著、最受农民欢迎、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单项农业技术。
二是耕地质量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以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为抓手,年积造有机肥680万方,亩均3.2方,年施用商品有机肥达16万吨左右,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达80%以上,耕地理化性状进一步改善,土壤肥力稳中有升。同时,以“粮食高产创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依托,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完成标准粮田建设20多万亩。主要土壤类型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有效微量元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大规模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按照耕地地力调查技术规程要求,积极开展耕地肥力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目前,全市的地力监测网点达到57个,其中砂姜黑土25个,潮土20个,黄棕壤土5个,褐土7个,通过地力监测点的进一步建设,在全市已形成了覆盖4大土类的金字塔式监测网络体系,获取地力监测数据8000多项次,发布地力监测信息110期。
三是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漯河市坚持把节水农业技术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麦秸覆盖保墒节水技术,全市麦秸覆盖面积达到300万亩次,同时在高效经济作物和蔬菜上示范了低压管道输水、滴灌、喷灌和微观新技术,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153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226万亩的68%,基本实现了河灌区渠道硬化,井灌区地埋管道化,缺水区、高效农业区、蔬菜和经济林果区实现
对漯河市加快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本文2013-05-07 22:20:2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