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3-05-01浏览:2456下载160次收藏

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逐渐显露, 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之中。新形势和新任务决定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做好群众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城乡差距扩大、改入分配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必然会严重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因此,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群众需求、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目标。
   二是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才能理顺不同阶层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通过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三是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支持不支持。这些矛盾和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内涵  党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宣传、教育、发动人民群众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凝聚人民群众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是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和奋斗目标的工作。  群众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群众工作的对象是具体的,包含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等的工作。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文化教育程度、社会经历、经济收入和家庭情况都不尽相同,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也有所不同。党的群众工作内容是具体的,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任务。党的群众工作方法也是具体的,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别和不同性质的问题,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群众工作的实质和要求。群众工作的实质是要实现党对人民群众的政治引领、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力量凝聚等作用。党的群众工作的要求是要达到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增强人民团结,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群众工作的目的。群众工作要以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大限度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网络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适合群众需要、有利于发挥群众作用的工作方式。
    (二)坚持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实现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与反对命令主义、尾巴主义相结合。党的领导要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上,群众工作就是实现这种领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群众进行某些必要的指挥、动员和组织,同时必须注意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就是要从群众觉悟的实际状况出发,讲究政策和策略,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党的要求和任务,而不能搞强制或压服的命令主义、强迫主义。反对尾巴主义,就是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目标不能落后于群众的觉悟,跟不上群众的认识,满足不了群众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附和、助长部分群众中存在的某些落后、错误的认识与行为。
    教育引导群众与当好群众学生相结合。党要履行领导职责,带领群众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就要教育引导和组织动员群众。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当好群众的学生。可以说,只有先当好群众的学生才能教育引导群众,才能把党的政策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依靠群众力量与遵循客观规律相结合。党的事业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群众工作就是要善于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同时,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又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新形势下,党要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加强对人民群众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关心群众生活,高度重视解决群众中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三)抓住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点问题  党的群众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当前,应把握好以下重点问题。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问题,也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当前,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最主要意见,就在于他们的某些切身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甚至受到侵害。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定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引导群众与党同心同德的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大锅饭”、“铁饭碗”,人们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大不相同。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外各种思潮对国内的影响不断加大。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广大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党同心同德,是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防范和处置群体性突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