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推行334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某县推行334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尤其是县镇换届以来,xxxx县委把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按照“融入产业搞开发、配强班子夯基础、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推行“334”工作法(建立固定、移动、信息三个平台,组建产业发展、文化服务、扶贫帮困三支服务队伍,建立干部例会、承诺履诺、督查问效、考核奖惩四项机制),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不断丰富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出了一条“问”有平台支撑,“解”有机制保障的联系群众、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xx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xx关中西北部,宝鸡市东北部,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辖7个镇、100个行政村、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7万人。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305个,党员4961名。xx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秦汉时即设县制,隋唐时期在今县城所在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避暑离宫隋仁寿宫(唐九成宫),享有“离宫之冠”的美誉,隋唐两朝四帝先后21次驾幸xx,曾一度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尤为著名的有唐名臣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丹的国之瑰宝《九成宫醴泉铭》碑,唐高宗李治御书、三品以上文武官员48人亲笔签名的《万年宫铭》碑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善寺石窟。xx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境内诸水环绕,群山结秀,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如同人间仙境,享有“天然公园”和“森林氧吧”之美誉,是避暑消夏、观光旅游的理想胜地。xx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煤炭、陶土、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分布广、藏量大,现已探明的麟北煤田煤炭储藏量在30亿吨以上,煤质优良,开发潜力巨大。xx是全国最大的布尔肉羊杂交改良基地、新品种培育基地、布尔肉羊集散地和供种基地,被誉为“中国布尔羊之乡”。土特产质优量大,核桃、蜂蜜享誉省内外市场。“十二五”期间,xx县委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特色农业富民、煤炭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带动三大优势,打造关天能源新基地、建设和谐奋进新xx、奋力挺进xx十强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2%,力争达到100亿元,实现五年翻三番;财税总收入年均增长51%,力争达到1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力争突破300亿元;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全省前十位,工业化、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新困惑催生新思路
近年来,xx县委紧紧围绕抓班子、建队伍,强组织、增活力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关天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麟北煤田开发步伐的加快,xx即将进入转型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却暴露出明显的困惑,赢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镇村党组织不适应农村出现的新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农村“无子”赡养老人、“无父”抚养子女、“无夫”照顾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镇村党组织作为农村核心领导机构,缺乏有效应对处理这些特殊情况的思路和办法。二是镇村党组织工作方法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以农村为主的新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正在探索建立之中,加之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我县由原来的10个乡镇撤并为7个镇,行政区划、发展布局、功能定位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把农村各类组织建设好、组织好,把居民群众关心好、服务好,把各项管理任务落实好、完成好,是摆在镇村两级党组织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三是镇村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不适应群众的需求。镇村党组织处在服务农村发展的最前沿,服务方式具体化、服务水平专业化、服务形式组团化是新时期应对基层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镇村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普遍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四是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基层党组织缺乏在服务群众有效途径的机制探索,导致个别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了解社情民意,运用理论和经验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水平不高,有的干部满足于现状,工作缺乏创新,下功夫解决党员干部知识、能力、作风方面的问题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中之重。
针对“四个不适应”,xx县委审时度势,立足农村工作实际,认真总结“三问三解”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突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发展、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个主题,在常丰镇试点推行了“334”工作法,探索形成了“建设一个为民服务好班子、建立一套为民服务好体系、建设一支为民服务好队伍、健全一套为民服务好机制”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初步构建了“问”有平台支撑,“解”有机制保障的“三问三解” 长效机制,并及时提炼总结,在全县各镇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广大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二、新思路带来新举措
思路确定之后,县委因势利导,突出构建服务体系,建好服务队伍,建立服务机制三个重点,强力推行“334”工作法全覆盖。
(一)建好三个服务平台,优化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本着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节约成本、利民为民的原则,采取县镇两级财政补贴的办法,建好固定、移动和信息三个服务平台,在空间上缩短与群众的距离,在工作上贴近群众的需求,在方式上切中群众的意见。一是建固定服务平台,让服务群众成为镇村党组织工作的主旋律。镇设立服务大厅,将村民集中诉求中心、综治工作中心集村管、劳动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民政、财政、计生、国土、林业、信访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于一体集中办公,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并将各项制度和列入服务事项的办理内容进行全面公开,使办事群众对所需材料、办理程序、服务方式、承诺时间、收费标准一清二楚,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事出多门、责任不清、部门间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在村设立服务站,在村民小组设立便民服务点,全镇上下形成“一窗受理,后台运作,三级联动,分层服务”的为民服务网络,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按照人卡对应的原则,每个办公桌设置工作台卡,工作人员的姓名、职责、联系电话一目了然,把工作的监督权交给人民群众,真正把“公开、公平、公正”落到实处。坚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优质高效的办事原则,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服务范围内的事项实行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做到顺顺当当办事。二是建移动服务平台,让群众所需所盼的难事急事在家解决。针对农村自然条件差、困难群众办事难的实际,开通了“便民服务车”,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每周定时定点逐村上门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办事困难的群众开展民政救济,惠农政策落实,医保、养老、低保业务办理,证卡代办和民事纠纷调解等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三是建信息服务平台,让群众随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以镇为单位建立了农户家庭信息库,印发了便民服务卡,开通了农事手机信息,向群众公布镇党政班子
某县推行334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2013-04-30 22:31:1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