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司法公开 提升司法公信力(法院)
推进司法公开 提升司法公信力(法院)
司法公开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随着社会法律监督体系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越来越聚焦于司法公正和公开,同时也对司法公开的范围、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新要求。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司法透明度则是决定司法公信力的关键因素。人民法院作为专门的国家审判机关,只有准确把握新时期司法公开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要求,真正实现“阳光司法”,才能以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审判,充分回应全社会对于司法公开公正的关切,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法院形象。
一、深刻认识司法公开对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意义
(一)只有实现司法公开,才能增强群众对司法裁判的认知度,从而消除司法神秘感、提升裁判公信力。将司法审判权置于阳光下运行,是推进审判公开、防止司法腐败的最有效途径,法院能够通过阳光司法赢得公众对审判事业的尊重。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他们能够通过看得见的司法活动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性、感受到法官的民生情怀,从而增强对司法裁判的认知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即便当事人未能胜诉,他们也会相信自己的诉求在法院得到了公正的审理和裁判,自愿息诉服判,并自觉履行司法裁判确定的法律义务。
(二)只有实现司法公开,才能确保群众参与监督司法,从而增强司法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监督是最有效的防腐剂。推进司法公开,就是要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司法过程,监督司法行为,防止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实践证明,唯有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才能有利于强化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赖和对法治建设的信心,达到巩固司法权威,增强司法认同感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司法的透明度越高,法官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就越强,就越能够实现严格、公正、文明司法,这往往比规章制度约束更加有力而且有效。
(三)只有实现司法公开,才能使群众形成知法、守法的理念,从而增强裁判执行力,维护司法权威性。人民法院的工作不仅仅是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更重要的是宣传法治、以法育人,树立社会公众对于法律的信仰。通过加强司法宣传,能够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合法、理性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推进司法公开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案件处理过程中来,最大程度地知晓案件事实、了解案件结果,从而通过一个个案件审判,教育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引领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达到昭示司法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目的。
二、司法公开的范围及重点
(一)主体的公开。推进司法公开,就是要求司法机关在处理矛盾和纠纷前必须公开案件承办人、参与人的主体资格及其他相关信息,让当事人知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是谁、什么人参与裁判、有无相关资格。这一举措既方便群众参与案件处理,及时了解案件审判情况,也能更好地起到监督司法裁判者的作用,使得案件办理更透明、矛盾化解更公正,从而增强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同时,还要对诉讼参加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相关信息予以公开。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应当受到平等对待,任何一方不得因其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而在诉讼中受到歧视或者其他不公平的待遇。在涉及当事人利益、地位、责任或权利义务的审判程序中,则应当从实质上保障其具有参与该程序以影响裁判形成的程序权利。 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法院主动让当事人双方充分知晓和监督对方,有利于保证
推进司法公开 提升司法公信力(法院)
本文2013-04-28 12:58:3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514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