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典型材料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典型材料
xx路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是社区(街道)党工委为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建立的区域性、开放式、社会化的党建工作载体。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发展成为党工委服务党员群众的“亲民平台”。
一、精心策划,创建服务载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xx路社区(街道)于2002年7月1日成立了杨浦区第一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现配备工作人员7名,社区(街道)每年下拨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为中心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以人为本,设置服务功能
中心设有服务港湾、心理驿站、学习沙龙、知识快车和阳光绿洲等五个服务项目。“服务港湾”主要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党务咨询、热线服务、党员求助帮困、就业指导、志愿者登记、政务公开等服务;“心理驿站”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是党员群众谈心交流的理想场所;“学习沙龙”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学习交流提供服务,定期开展培训;“知识快车”中备有党建图书和电脑供社区党员、群众免费使用;“阳光绿洲”里配齐了电化教育设备,包括dvd播放机、电视机、音响设备及电化教育片。中心还组织党课讲座、电化教育、志愿者活动、学习交流会等教育培训活动,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三项服务”,打造亲民平台
xx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三项服务”,为社区广大党员、群众打造接受党的教育、参加党的活动、感受党的关怀的亲民平台。
(一)注重为基层党组织服务
1、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服务
党员服务中心将“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经济园区、私营企业、商务楼宇共建立21个党支部,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同时为每个支部配备党报党刊,落实“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并采取业余、小型、分散等形式指导各支部开展活动。中心根据私企联合党支部的实际情况,推行学习会中心发言制度,达到了调动党员积极性、活跃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创建学习型支部的目的。这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此后,中心发言制度在社区(街道)“两新”组织党支部中得到积极推广,效果良好。近年来,中心深入社区对“两新”组织进行摸底调查,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双达标”工作连续三年达到100%,xx路社区(街道)代表杨浦区接受市社会工作党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双达标”工作检查时,得到了市巡查组和区委组织部领导的肯定。
2、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
xx地处老城区,部分党支部条件较差,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比较困难。党员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为这些党支部和“两新”组织联合党支部提供场地便利。中心还建立了党员电教工作站和居民区电教点,电教片库备有各类电教片1200余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心为各基层党支部放映学习教育片30余场,党员近2500人次观看。
3、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指导提供服务
中心定期举办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通过听党课、参观党史展览和案例分析讨论,增强他们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仅2005年就培训基层党务工作者近400人次。去年,中心还邀请了街道办事处分管经济的副主任为“两新”支部书记做区情、社情和经济工作的讲座,并结合基层党组织改选的实际,组织居民区和“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进行党务基础知识培训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集中学习。
(二)注重党组织为党员服务
xx路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及时把握党员思想脉搏,了解党员需求,丰富活动内容,认真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每月学习制度、坚持工作通报制度、坚持活动场所免费向党员开放;“四个就近”: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关心、就近发挥作用;“五个不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典型材料
本文2013-04-24 16:36:0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