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这一目标要求,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调整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发展方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分析xx教育发展中的难题,结合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每一个xx人都会关心的议题。我仅就布局结构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适度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是xx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学校从少到多,农村教育从无到有彰显变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国教育的影响不断扩大,国民办教育的热情逐步提升,教育发展成果丰硕,农村学校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但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广大农村子女上学难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任务,也是基层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xx的情况看,长期以来,由于科学规划的缺失,农村学校的遍地开花,教育经费“撒胡椒面”,教育资源闲置与紧张并存,教育投入产出比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原有的学校进行重新布局是非常必要的。
全面的教育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服务均等化,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息息相关的,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大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人口快速增长,推动了学校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分散了教育资源,因此,出现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期盼与教育资源的不匹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是国家教育战略调整的阶段性任务。xx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全市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作了大量的调整,很多农村学校和校点经历了撤并,从表象上看,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xx的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加以研究。
二、xx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利与弊
对xx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村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本文2013-04-22 14:41:3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46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