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奉献绿色能源的责任诠释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4-18浏览:2541下载171次收藏

奉献绿色能源的责任诠释  

 “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企业精神,在集团公司众多企业中,江西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因倾力打造我国大型循环流化床示范基地,引领中国洁净煤发电技术潮流,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而备受关注。  

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由分宜发电厂改制而成,现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控股。2000年以来,分电公司领导班子视野开阔,工作扎实,勇于创新,他们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步伐,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停耗能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小火力发电机组的政策,立足周边地区劣质煤资源丰富的优势,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提升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水平为使命,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示范基地。 2003年6月19日 ,我国第一台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在该公司顺利投产发电。 2006年6月7日 ,国产首台21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通过96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10月1日 转入商业化运行。 2006年11月16日 ,国产首台自主研发33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扩建工程在该公司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实干创新使分宜发电公司在打造国产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基地征途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洁净煤发电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沉稳坚毅应对危机   捕捉机遇求得发展  

分宜发电厂是一个具有40年历史的老厂。原六台机组总容量22万千瓦。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及江西电力大机组的相继投产,分宜发电厂六台老机组失去了生存空间,在非常困难的时刻,该厂通过艰苦的努力,争取到了国产首台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410t/h循环流化床机组技改工程建设任务。新机组投产后,揭开了分电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但是分电公司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是国产首台示范机组,一些关键技术与引进型机组有根本的不同,在旋风分离器、炉膛结构、布风装置和热力计算软件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加之在设计、设备制造、安装上无经验可借鉴,该机组投产后就存在许多先天不足。如冷渣器出渣困难、给煤不畅、分离器结焦、辅机超温等。面对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问题,该公司在科研和设备制造单位的支持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集智攻关,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完善化改造工作。从并网发电到投入商业化运行的时间内,完成了13个大项100多小项的技术改造,主要对冷渣器进行了改造,取消了给煤机冲板流量装置,使机组基本形成了稳定生产能力。在 2004年的大修和2005年、2006年的小修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多项改造,如在原煤斗下部加装疏通机,解决了原煤斗中下部搭桥堵煤现象;取消旋转给料阀,增设密封装置,解决了旋转给料阀因煤湿或煤中杂物多导致其断链及跳闸现象;对锅炉空预器进行查漏堵漏,减少了漏风,等等。通过不懈的努力,该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显著提高,2006年创造了长达95天的长周期连续运行好成绩,2006年供电煤耗与投产之初相比,每千瓦时下降了20多克,连续四年提前完成全年发电任务,2004年该机组的研制和示范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分电公司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和管理所取得的业绩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越南山洞电厂两台11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从我国进口,由于技术和装备与分电公司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基本一致,国内总承包方已将越南山洞电厂两台机组的技术培训和运行指导业务委托给分电公司,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首次实现了从设计、设备制造、安装到技术培训的整体输出,标志我国国产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占领国际市场份额的能力。  

为确保机组稳定运行,该公司还注重发挥一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专业人员从日常的运行工作疏理出有利于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好经验,公司将这些分散的好经验进行系统的汇总,形成对各自专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良好实践,供全体人员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公司运行人员驾驭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整体水平。给煤机堵煤和炉膛结焦是影响流化床锅炉稳定运行的两大通病,该公司运行人员细心总结,通过在不同季节选购适烧煤种、调整细碎机锤头、控制风量、变换床料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集体智慧的推动下,公司将10万机组投运以来,所发生的停运、跳机、结焦、马达烧坏等事件进行系统整理,详细描述发生过程,分析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纠正行动,组织员工学习,吸取教训,对提高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可调性和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预控能力,该公司根据10万机组开机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异常或事故的情况,如机组负胀差大、床料粒度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给煤线断煤、冷渣器进渣、排渣困难和炉膛床压高、锅炉承压部件爆漏等制订应急预案,每一位值班人员对预案进行现场模拟操作,熟悉预案执行的步骤、要求和技术措施,在异常事故发生时运行人员能从容正确应对,确保机组稳定运行。对“非停”事件组织专项评估,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和防患措施,使“非停”事件大幅度减少,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电公司在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运营和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表明我国已掌握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技术,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提高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水平、促进我国电站锅炉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该公司培训和储备了一批建设、管理、运行、检修循环流化床机组的专业人才,为该公司建设和运行管理更高等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心满怀锁定目标   乘势而为创建基地      

 2003年6月15日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炳华亲临分宜发电公司视察工作,王总在视察中勉励公司全体员工,“分宜公司要坚定走循环流化床大型化的道路,按照10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的发展思路走下去,努力把分宜公司打造成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基地。”王总的指示给公司全体员工以极大的鼓舞,1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使该公司全体员工认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分电人完全能够在世界前沿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塑造知识型、创新型电力职工新形象。10万机组的建成投产,雄辩地说明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更高等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完全可行的。分电公司的拼搏创新取得的成绩,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信任,坚定了把分电公司打造成国家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基地的信心。 2003年1月27日 ,国家经贸委将该公司“以大代小”1×2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技改工程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 2004年7月28日 ,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9月29日 该工程正式开工。  

与10万机组相比,国产首台2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不是简单的物理放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10万千瓦循环流化机组在锅炉系统、输煤系统、灰渣系统、石灰石系统运行中暴露的问题,总结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经验,坚持自主创新,在冷渣器、筛分系统、石灰石系统输送、床上启动燃烧器接二次风冷却、取消让管结构等12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其中外置换热器为国际首创,属于创新成果。毫无疑问,国产首台2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新技术含量更高,建设风险更大,但是对在挑战面前从不退缩的分电公司员工而言,从项目申请开始就充满必胜信心。   

为规避技术风险,确保机组安装质量,该公司按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四二二”总体目标的要求,一开始就规范,一开始就严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严把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关,打造精品工程、示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奉献绿色能源的责任诠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