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3-04-16浏览:2848下载130次收藏

   

统筹城乡 提升标准 彰显特色  

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xx县委  两当县人民政府  

(2011年6月25日)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55个村初具新农村雏形,26个村成为了省、市、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全县广大农村呈现出了特色产业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同步推进、环境整治与乡村文明同步加强、农民素质与基层民主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做法  

(一)高点定位,明晰建设思路。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进行谋划,确立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的指导思想,依托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通过打造示范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坚持用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灾后重建全局,制订了“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宜聚则聚、宜散则散,整合资源、综合配套,创新模式、发动群众,美观实用、彰显特色,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在认真审视两当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制定了我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根据川坝河谷、浅山丘陵、深山林缘及城乡结合部等不同的立地条件,在全县筛选确立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55个村,按照“巩固提高型”、“配套完善型”、“建设突破型”三个层次,分类实施,重点突破,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城镇拉动型、生态移民型等新农村建设路子。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我县山地面积广、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新村建设模式,新村居民建房以原址分散自建为主,适宜就地重建的,依山就势,合理布局;适宜集中建设的,科学选址,适当集中。无论是集中重建还是分散自建,都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户型、统一色调、统一验收的办法,分期拨付资金,严控工程质量。在建房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建筑类型以砖瓦房为主,建筑面积保证在80平方米以上,建筑色调力求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  

(二)科学规划,突出建设特色。在启动新农村建设之初,我们就通盘考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人文素质、精神文明、基层党建等新农村要素,研究制定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的村庄建设规划和小城镇规划,一次规划到位,分年度实施。农村灾后重建以来,我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生产生活需要和地域文化传承,不论就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不论集中建房还是分散建房,都制定建设布局规划,先后出台了55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规划。在规划选址上,对就地集中重建和异地搬迁重建的村庄,打破村社界线,实行分类指导,统一进行民居和公益设施布局的规划和选址。在民房设计上,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民俗习惯,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和自然生态景观,合理设计房屋结构布局和外观风格,经深入勘查和认真评估后,由建设部门提供两套户型和施工图方案,供群众自主选择,最终确定建设方案,修建造价适中、美观实用的住房,形成了农舍点点、林盘棋布、绿树掩映、错落有致、一村一貌的建设特色,培育出了一批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建筑风格的文明新村,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我们着力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加大了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在去年县上已筹集投入1388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又投入1200万元,对全县具有一定基础的新农村示范点进行分类建设,确定细化了27个建设项目、76个分项目,用于做好示范点的巩固提升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建设内容上,高标准定位,全方位打造,集中实施“三建四通五化”(建园、建池、建家,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种花活动,栽植行道树,新建绿化板块,新修便民桥,配套发展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目前,全县建成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公共设施基本配套、特色农业产业明显发展、村级民主管理明显提升”的新村庄、小山庄55个,占全县行政村的47%。农村居民5424户重建、2712户维修全面完工,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9.4%,原来在我县农村房屋中占80%以上的简易土木结构房,现已被砖瓦房、小楼房所取代,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全县农村建成绿化小广场32个3万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8台(套),新栽乡村太阳能路灯1000余盏,完成新村道路硬化72.3公里,建设卫生厕所5700余座,发展沼气池6068户、太阳灶6000户,完成了85个村安全饮水项目,每个新村庄都配套了医疗卫生室、村级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农家书屋、农家超市、五保家园,都建成了以文明守法、村规民约、新风正气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墙,大多数农户都用上了沼气、吃上了干净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每个异地重建点都扶持发展了群众赖以增收的特色农业产业,农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布局不断趋于合理、文化阵地不断趋向完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四)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为了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着力在发展“核桃、中药材、畜禽、蔬菜、烤烟”五大特色农业产业上下功夫,引导、扶持广大农民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核桃和以猪苓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在局部适宜区、特别是县域中部地区重点发展蔬菜、烤烟、畜禽产业,在少数适宜区重点发展大鲵等特种养殖及袋料香菇栽培产业,创建农业农村示范点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全县400余万株核桃的基础,以“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为重点,每乡镇都重点办好3至5个核桃高接换优集中连片示范点,力争5年内全面实现实生苗嫁接和老品种高接换优。基本建成了杨店豆坪、城关戚家、金洞五一、站儿巷田坝、鱼池上滩、左家乡左家等蔬菜产业示范点,着重规划建设杨左河流域以蔬菜大棚、生猪养殖、保鲜冷藏、沼气配套等为主要内容的5000亩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了站儿巷崖角中药材示范点、兴化烤烟示范点及金洞田坝、大滩、显龙川头、站儿巷村等7处标准化规模养殖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